公共与私人之间 ——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2:25
什么是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当前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以公共伦理及私人伦理的基本涵义作为切入点,深层解析二者的特点、调节对象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通过辩证的分析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对公域和私域这对范畴进行划分,从而为界定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提供理论依据。继而从涵义、特点、调整范围等几方面阐释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的相关基本原理,二者以利益指向的不同作为划分标准,公共伦理主要是调节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关系,其利益指向公共,私人伦理主要是调节私人领域中的伦理关系,其利益指向私人、个体。最后,论述了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之间既在性质、范围、对象、功能等方面存在分殊,同时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私人伦理应受到公共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公共伦理自我的完成依赖于私人伦理。进而强调进行公、私伦理及其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价值。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公共伦理
1、公共伦理的涵义
2、公共伦理的特征
(1) 公共性
(2) 公平正义性
(3) 广泛性
(4) 约束性
3、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
(1) 人道主义原则
(2) 公共原则
(3) 社会公益原则
4、公共伦理是社会整体生活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私人伦理
1、私人伦理的涵义
2、私人伦理的特点
(1) 利益指向的私利性
(2) 主观上的自觉性
(3) 调节范围的特定性
3、私人伦理的层次划分
(1) 个体道德
(2) 家庭伦理关系
(3) 熟人社群伦理关系
(4) 职业角色的私人伦理关系
三、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辩证关系
1、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的区别
2、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相互关系
(1) 公共伦理对私人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2) 公共伦理自我完善依赖于私人伦理的推动和支撑
(3) 研究二者关系时需要提高对私人伦理的重视程度
3、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共伦理价值[J]. 李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2)
[2]传统思想中的“礼”和“礼仪”——兼论“礼”和“礼仪”的道德功能[J]. 蒋景萍. 伦理学研究. 2004(02)
[3]公共伦理学的构建何以可能[J]. 高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4]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及其内涵[J]. 李晓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5]试析转型期公共伦理的缺失[J]. 杨光飞. 学术论坛. 2002(06)
[6]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伦理[J]. 陈晏清,王新生. 伦理学研究. 2002(02)
[7]论一种可能的伦理致思范式[J]. 晏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8]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的选择[J]. 李用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9]简论家庭的伦理道德功能[J]. 戴木才,彭柏林.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日常生活转型与公共伦理意识[J]. 田海平. 求是学刊. 1999(04)
本文编号:2942957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公共伦理
1、公共伦理的涵义
2、公共伦理的特征
(1) 公共性
(2) 公平正义性
(3) 广泛性
(4) 约束性
3、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
(1) 人道主义原则
(2) 公共原则
(3) 社会公益原则
4、公共伦理是社会整体生活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私人伦理
1、私人伦理的涵义
2、私人伦理的特点
(1) 利益指向的私利性
(2) 主观上的自觉性
(3) 调节范围的特定性
3、私人伦理的层次划分
(1) 个体道德
(2) 家庭伦理关系
(3) 熟人社群伦理关系
(4) 职业角色的私人伦理关系
三、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辩证关系
1、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的区别
2、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的相互关系
(1) 公共伦理对私人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2) 公共伦理自我完善依赖于私人伦理的推动和支撑
(3) 研究二者关系时需要提高对私人伦理的重视程度
3、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公共伦理价值[J]. 李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2)
[2]传统思想中的“礼”和“礼仪”——兼论“礼”和“礼仪”的道德功能[J]. 蒋景萍. 伦理学研究. 2004(02)
[3]公共伦理学的构建何以可能[J]. 高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4]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及其内涵[J]. 李晓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5]试析转型期公共伦理的缺失[J]. 杨光飞. 学术论坛. 2002(06)
[6]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伦理[J]. 陈晏清,王新生. 伦理学研究. 2002(02)
[7]论一种可能的伦理致思范式[J]. 晏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2)
[8]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的选择[J]. 李用俊.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9]简论家庭的伦理道德功能[J]. 戴木才,彭柏林.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日常生活转型与公共伦理意识[J]. 田海平. 求是学刊. 1999(04)
本文编号:2942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4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