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5:2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对其评价,尤其是政治上的评价,历来有褒有贬,有扬有抑,但对其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方面却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于一生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里,修家书、日记数以千计,字列行间满溢着对兄弟子侄的教导、劝勉、关爱和对乡里邻人的关心、帮助、扶济,使曾氏家族的家风、家运、家训得以传承,使其后辈子侄得以成名、成才和成功,绵延几代而不绝。 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是因为他对历史上官僚地主家庭的兴衰看得很清楚,他清醒地认识到官场的险恶、官员的沉浮对家庭兴衰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长保曾氏家族的兴旺发达,曾国藩十分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传统的儒家思想、传统家训思想、曾氏家族的世传家风是曾国藩家庭伦理的思想渊源。 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相对于前人而言,它空前地展示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的温馨的层面。当然,这种特质是通过其具体内容来体现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其基本内容和特质进行了阐释:其一,立家之本---孝悌。从“孝友为家庭之祥瑞”、“身可在外,孝思常存”、“兄弟之际,惟爱以德”三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孝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二,持家之...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独创性说明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的思想渊源
一、传统的儒家思想
二、中国传统家训思想
三、曾氏家族的世代家风
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立家之本---孝悌伦理
1.“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2.身可在外,孝思常存
3.兄弟之际,惟爱以德
二、持家之方---勤俭伦理
1.勤俭持家,奢侈亡族
2.尚勤戒惰,勿忘“勤敬”
3.崇俭戒奢,淡泊官财
三、兴家之策---教化伦理
1.二“八”传世,除骄戒傲
2.自克自省,自立自强
四、和家之术---睦邻伦理
1.“家和则福自生”
2.睦邻济贫,家运必盛
第三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现代家庭领域的伦理现象和问题
1.伦理重心下移、“倒孝”现象严重
2.不合理消费
3.现代家教误区重重
4.淡化而松散的邻里关系
二、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孝悌”思想的现代价值
2.“勤俭”持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3.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4.睦邻和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析曾国藩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思想[J]. 戴素芳.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2]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探略──兼论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J]. 戴素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3]浅探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及其特色[J]. 马啸.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1999(05)
[4]论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J]. 刘兴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5]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J]. 沈壮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6]也谈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J]. 成华青.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
本文编号:2943202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独创性说明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的思想渊源
一、传统的儒家思想
二、中国传统家训思想
三、曾氏家族的世代家风
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立家之本---孝悌伦理
1.“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2.身可在外,孝思常存
3.兄弟之际,惟爱以德
二、持家之方---勤俭伦理
1.勤俭持家,奢侈亡族
2.尚勤戒惰,勿忘“勤敬”
3.崇俭戒奢,淡泊官财
三、兴家之策---教化伦理
1.二“八”传世,除骄戒傲
2.自克自省,自立自强
四、和家之术---睦邻伦理
1.“家和则福自生”
2.睦邻济贫,家运必盛
第三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现代家庭领域的伦理现象和问题
1.伦理重心下移、“倒孝”现象严重
2.不合理消费
3.现代家教误区重重
4.淡化而松散的邻里关系
二、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孝悌”思想的现代价值
2.“勤俭”持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3.教化思想的现代价值
4.睦邻和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析曾国藩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思想[J]. 戴素芳.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2]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探略──兼论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J]. 戴素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3]浅探曾国藩的家教思想及其特色[J]. 马啸.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1999(05)
[4]论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J]. 刘兴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5]论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J]. 沈壮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3)
[6]也谈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J]. 成华青.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3)
本文编号:2943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4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