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地域性发展——论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12-28 09: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方水土,这是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这片古老而神秘的远古大地,千百年来得益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保护和滋养,及藏民族感恩怀德的自然情结和对待众生的平等观念所赐予,因此,我们今天在西藏搞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得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路子。
【文章来源】:西藏发展论坛. 2019年01期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概述
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 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想象
(二) 苯教教义对自然界的诠释与探索
(三) 藏传佛教与众生的和谐相处
三、充分挖掘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 有效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努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J]. 段刚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J]. 陈伟俊.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1)
本文编号:2943514
【文章来源】:西藏发展论坛. 2019年01期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概述
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 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想象
(二) 苯教教义对自然界的诠释与探索
(三) 藏传佛教与众生的和谐相处
三、充分挖掘藏族传统生态伦理观, 有效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努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J]. 段刚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J]. 陈伟俊.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01)
本文编号:294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4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