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4:07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哲学永恒的基本话题。法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具有道德性,而最低层次的道德又必须借助于法律来进行国家强制。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必不可少的两种主要的社会调控手段。道德只追求人们对行为规范的良好遵守,而法律则强调如果人们超越既定行为规范,必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干预,对特定行为人进行处罚。道德这种缺乏对行为结果具有国家强制力处理的弱点,决定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尽管学者们对道德法律化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但其主要旨趣都在于立法者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借助于立法程序,对一定的道德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以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法律化是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对道德法律化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以道德法律化的内涵界定为文章论证的逻辑起点,阐述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同时,以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共性和经济、政治...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重点解决的问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失范
        2.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
        2.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2.2.1 道德法律化的内涵界定
        2.2.2 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3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3.1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分析
        3.1.1 道德和法律都含有"义务"的内容
        3.1.2 道德和法律都具有相对普适性特征
        3.1.3 道德和法律的价值具有趋同性
        3.1.4 道德和法律的调节手段具有共通性
        3.1.5 道德和法律的调控范围具有相容性
    3.2 道德法律化的现实基础分析
        3.2.1 市场经济:道德法律化的经济基础
        3.2.2 法治治理:道德法律化的政治基础
        3.2.3 市民社会:道德法律化的社会基础
        3.2.4 以人为本:道德法律化的人文基础
        3.2.5 价值同构: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基础
        3.2.6 立法民主:道德法律化的制度基础
        3.2.7 实践经验:道德法律化的实践基础
4 道德法律化的范围分析
    4.1 道德法律化存在范围的原因分析
        4.1.1 两者内涵的差异
        4.1.2 两者功能的差异
        4.1.3 两者属性和调整对象不同
        4.1.4 两者惩罚的特点和效果不同
        4.1.5 "泛法律主义"的影响
    4.2 确认道德法律化范围的基本原则
        4.2.1 公认的基本道德确认原则
        4.2.2 具体的行为要求确认原则
        4.2.3 道德法律化的适度性原则
    4.3 道德法律化范围的具体分析
        4.3.1 社会公德的法律化
        4.3.2 职业道德的法律化
        4.3.3 家庭道德的法律化
5 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构想
    5.1 为道德立法是实现道德法律化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途径
        5.1.1 通过道德立法实现道德法律化的理论分析
        5.1.2 通过道德立法实现道德法律化的实证考察
    5.2 法律移植是道德法律化的必要和有效途径
        5.2.1 法律移植是道德法律化的必要和有效途径的理论分析
        5.2.2 法律移植是道德法律化必要和有效途径的实证考察
    5.3 道德法律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948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48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9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