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伦日用”中的道德重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之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01 17:0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伦理学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一定的伦理学形态与话语方式总是与一定的道德观相联系的,西方哲学式的反思道德观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道德观,都是一定历史必然的产物。从中国传统注重"人伦日用"的文化角度诠释道德,关注民众的伦理生活,形成本土的诠释路径和话语方式,不仅有利于克服西方现代伦理学的困境,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继承性发展,这将进一步完成伦理学的本土化和实践化,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诠释路径、话语体系和理论形态的形成,增强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求索. 2019年04期 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观及其阐释困境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道德观及其贡献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德观的建构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建百姓日用之学[J]. 刘志琴.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7(03)
[2]论中国伦理的文化根基与诠释路径[J]. 肖群忠.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本文编号:295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5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