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身体美学视域下汉字“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18:59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很早就出现了,由德行的发生到先民对德观念的觉解,逐渐构成了社会道德伦理的规范秩序。同时,汉字“德”的构成与演变,也照应着中华文化早期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的萌芽与发展的进程。前人对于“德”字音形的考释著述不一而足,借用古籍文献剖释德之义,从社会学、伦理学角度论说德之义的,更是数不胜数,但纵观其研究方向,少有从身体美学角度切入。“德”由(?)部、(?)部和心部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各个部件对“德”字构成具有功能性意义。前人对于“德”之字形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部”的释读不一,大致可分为“德”“值”“(?)”三字。古人将肉身的存在视为万物真正的本原。将哲学问题的身体划分为欲望的、具有工具性的和极具智慧理性的三个维度,是深刻而又相对全面的,审美化的身体不仅是欲望、工具和智慧三种话语的场域,更是这三种话语自身。在欲望中构建伦理的身体,借德代性为图腾部落,即是原始社会身体最高级形式的展露。在工具使用中发挥德行的功能性,借以省方巡狩的手段,实现巩固君权、威震四方的政治目标。在智慧道德中明辨善恶,以“敬德”的礼乐文明教化臣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造字要义更是身体经验的直观表达...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 对汉字“德”的研究
        (二) 身体美学在中国的研究
        (三) 汉字美学与身体相关性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德之字形
    第一节 德的部件分析
        一、彳部
        二、(?)部
        三、心部
    第二节 “德”“徝”“(?)”辨析
        一、“德”
        二、“徝”
        三、“(?)”
第二章 德之字义
    第一节 “德”与欲望的身体
        一、身体的欲望
        二、“借德代性”
    第二节 “德”与工具的身体
        一、身体的工具性
        二、由“德”看身体的工具性
    第三节 “德”与智慧的身体
        一、身体的智慧性
        二、德与智慧
第三章 由“近取诸身”到“以身立范”
    第一节 造型法则的“取身”
        一、汉字的“六书”理论
        二、“近取诸身”
    第二节 以身立范
        一、身体在伦理道德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二、身体对于当代德行的发生及践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字思维功能的变迁[J]. 李远.  中国研究生. 2016(10)
[2]“德”字的内涵及其演变历程浅述[J]. 姜海军.  华夏文化. 2016(03)
[3]“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J]. 骆冬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身体美学与中国哲学——以具身化的道家哲学为例[J]. 理查德·舒斯特曼,王辉.  江海学刊. 2016(04)
[5]初文与本义的遗传:古代文论概念的“字源学追溯”[J]. 朱崇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J]. 陈虹.  求索. 2015(01)
[7]先秦“德”义新解[J]. 孙董霞.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1)
[8]伦理作为身体规训的契约:为身体立法[J]. 唐健君.  唐都学刊. 2015(01)
[9]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及意义[J]. 朱崇才.  江苏社会科学. 2014(06)
[10]图象先于声音——论汉字美学的根本特质[J]. 骆冬青.  江苏社会科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伊格尔顿的身体话语研究[D]. 陶蕾.扬州大学 2016
[2]从身体哲学到身体美学[D]. 梁成帅.扬州大学 2013
[3]身体思维与礼乐文明的现代转化[D]. 田丰.苏州大学 2012
[4]先秦儒道身体观及其美学意义[D]. 张艳艳.复旦大学 2005
[5]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D]. 郝士宏.安徽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新出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D]. 劉俊俊.安徽大学 2015
[2]消费社会中的身体消费研究[D]. 张晓.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日常生活中身体形态的伦理分析[D]. 赵旭.河北师范大学 2013
[4]殷商甲骨文与两河流域原始楔形文字造字机制比较研究[D]. 白小丽.西南大学 2010
[5]身体哲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牛晓亮.首都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61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61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