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视域下的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12:45
官员作为国家体制内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特殊群体”,其道德状态如何对该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和发展均产生着很大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所以“官德建设”历来是所有社会统治集团开展道德建设时所重点关注和强力推进的重要领域。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伦理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因此,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探究、分析和建构“官德建设”的现实与未来,对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提升现实社会的制度文明,无疑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反观当下中国的官德建设,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自建国以来,尽管政府对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投入了巨大的教育和训练成本,但是收效非常有限。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快速推进,在官员队伍中以权谋私、徇私枉法、官官相护、欺上瞒下之类的“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等缺德、失德、无德现象更加地风起云涌,层出不穷。由此带来的民情紊乱、民心涣散、民意麻木等消极、颓废的社会风气也愈演愈烈,引来多少的感叹、惊叹和哀叹。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对我国官德建设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行政伦理与官德建设
1.1 官德建设: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
1.1.1 行政伦理的要旨
1.1.2 行政伦理:以德治国的核心内涵
1.1.3 行政伦理:行政个人的价值基石
1.2 官德建设与现实社会
1.2.1 官德建设的伦理特性
1.2.2 官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1.2.3 官德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新中国官德建设的历史与发展
2.1 建国以来我国官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2.1.1 毛泽东的官德建设思想
2.1.2 邓小平的官德建设理论
2.1.3 江泽民对官德建设的新要求
2.1.4 胡锦涛对官德建设的新发展
2.1.5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新思路
2.2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行政个体:业务效率低下
2.2.2 行政组织:政府信誉受挫
2.2.3 畸形政绩观的危害
2.2.4 对社会整体道德建设引领作用孱弱
第三章 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
3.1 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渊源
3.2 解不开的人伦文化情结
3.2.1 难以跨越的“亲情”关
3.2.2 迷乱繁杂的“亲信”关
3.3 强调道德内省,忽视伦理制度的构建
3.3.1 注重道德内化,忽视伦理制度建设
3.3.2 注重主观责任,轻视客观伦理要求
第四章 提升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的可能路径
4.1 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官德文化
4.1.1 以民为本,为政为民
4.1.2 公平公正,为政以义
4.1.3 勤俭节约,为政以廉
4.2 借鉴新加坡先进的道德建设经验
4.2.1 弘扬传统、兼容并蓄的道德文化
4.2.2 制度先行、人格感召的道德实践
4.3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4.3.1 完善道德立法
4.3.2 实现道德回馈
4.3.3 强化社会监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行政人员的角色自觉[J]. 毕瑞峰. 理论界. 2010(02)
[2]转型期中国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J]. 弥淑琴.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3)
[3]论个体道德需要的层次[J]. 陈长生. 唯实. 2009(Z1)
[4]行政伦理妥协:公共行政领域特殊的价值选择[J]. 陈第华. 兵团党校学报. 2009(03)
[5]论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途径[J]. 邓彬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论公共行政人员伦理困境中的价值选择原则[J]. 王广珍.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1)
[7]现代道德的认知错位与重构[J]. 丁志山.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敬天法祖观念的演进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J]. 付林鹏,江婷婷. 天中学刊. 2009(01)
[9]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述评[J]. 洪灵敏.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3)
[10]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J]. 何颖.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8)
博士论文
[1]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 杨鑫.中共中央党校 2009
[2]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 刘雪丰.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公务员行政伦理认知与规范研究[D]. 朱丽娟.复旦大学 2008
[2]论当代为政者的道德使命[D]. 唐艳明.湖南师范大学 2006
[3]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 葛红兵.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D]. 王飞.首都师范大学 2006
[5]行政人员品德塑造机制研究[D]. 支晓波.河海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2245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行政伦理与官德建设
1.1 官德建设: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
1.1.1 行政伦理的要旨
1.1.2 行政伦理:以德治国的核心内涵
1.1.3 行政伦理:行政个人的价值基石
1.2 官德建设与现实社会
1.2.1 官德建设的伦理特性
1.2.2 官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1.2.3 官德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新中国官德建设的历史与发展
2.1 建国以来我国官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2.1.1 毛泽东的官德建设思想
2.1.2 邓小平的官德建设理论
2.1.3 江泽民对官德建设的新要求
2.1.4 胡锦涛对官德建设的新发展
2.1.5 新时期官德建设的新思路
2.2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行政个体:业务效率低下
2.2.2 行政组织:政府信誉受挫
2.2.3 畸形政绩观的危害
2.2.4 对社会整体道德建设引领作用孱弱
第三章 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
3.1 根深蒂固的思想文化渊源
3.2 解不开的人伦文化情结
3.2.1 难以跨越的“亲情”关
3.2.2 迷乱繁杂的“亲信”关
3.3 强调道德内省,忽视伦理制度的构建
3.3.1 注重道德内化,忽视伦理制度建设
3.3.2 注重主观责任,轻视客观伦理要求
第四章 提升我国官德建设实效性的可能路径
4.1 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官德文化
4.1.1 以民为本,为政为民
4.1.2 公平公正,为政以义
4.1.3 勤俭节约,为政以廉
4.2 借鉴新加坡先进的道德建设经验
4.2.1 弘扬传统、兼容并蓄的道德文化
4.2.2 制度先行、人格感召的道德实践
4.3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4.3.1 完善道德立法
4.3.2 实现道德回馈
4.3.3 强化社会监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析行政人员的角色自觉[J]. 毕瑞峰. 理论界. 2010(02)
[2]转型期中国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J]. 弥淑琴.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3)
[3]论个体道德需要的层次[J]. 陈长生. 唯实. 2009(Z1)
[4]行政伦理妥协:公共行政领域特殊的价值选择[J]. 陈第华. 兵团党校学报. 2009(03)
[5]论行政人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途径[J]. 邓彬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02)
[6]论公共行政人员伦理困境中的价值选择原则[J]. 王广珍.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1)
[7]现代道德的认知错位与重构[J]. 丁志山.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敬天法祖观念的演进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J]. 付林鹏,江婷婷. 天中学刊. 2009(01)
[9]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述评[J]. 洪灵敏.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3)
[10]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J]. 何颖.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8)
博士论文
[1]我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D]. 杨鑫.中共中央党校 2009
[2]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 刘雪丰.湖南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公务员行政伦理认知与规范研究[D]. 朱丽娟.复旦大学 2008
[2]论当代为政者的道德使命[D]. 唐艳明.湖南师范大学 2006
[3]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 葛红兵.湖南师范大学 2006
[4]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D]. 王飞.首都师范大学 2006
[5]行政人员品德塑造机制研究[D]. 支晓波.河海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2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2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