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蕴探赜——基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2-09 10:54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一个核心话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于我国繁荣富强与社会稳定和谐现状的一种必然选择,然而对美好生活内涵的界定却因或存而不论或泛泛而谈而依然模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着力探讨了美德与幸福的内在关联,建设性地提出实践智慧的理论,创造性地联结人类智慧与人类实践,延展性地思虑美好生活的内蕴以及人类如何生活得更好。以中国人民的道德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根基,立足于现实国情,借鉴亚里士多德有关美德、幸福、实践智慧的伦理学思想,将可帮助人们厘清"美好生活"的内蕴,使其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摒弃功利之心,培养良善道德,并积极践行实践智慧,方得真正之美好生活。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美德:美好生活形成的必要条件
2 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
3 实践智慧:美好生活的启示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私人领域及其结构——关于查尔斯·泰勒的私人领域概念的解析[J]. 宁乐锋.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7)
[2]论实践智慧[J]. 杨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4)
[3]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 唐热风. 哲学研究. 2005(05)
[4]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 徐长福. 哲学动态. 2005(04)
博士论文
[1]好生活的理解与建构[D]. 孙祺.吉林大学 2017
[2]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研究[D]. 丁万华.黑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25524
【文章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美德:美好生活形成的必要条件
2 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表征
3 实践智慧:美好生活的启示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私人领域及其结构——关于查尔斯·泰勒的私人领域概念的解析[J]. 宁乐锋.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7)
[2]论实践智慧[J]. 杨国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4)
[3]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 唐热风. 哲学研究. 2005(05)
[4]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J]. 徐长福. 哲学动态. 2005(04)
博士论文
[1]好生活的理解与建构[D]. 孙祺.吉林大学 2017
[2]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研究[D]. 丁万华.黑龙江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2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2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