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同一性与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
发布时间:2021-02-25 21:23
在社会两难困境中,如何使人们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如慈善基金的捐赠、无偿献血、扶贫助残等,通过这种多数人的合作帮助他人摆脱困境,或者使集体利益达到最大化,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两难其本质在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个体在社会两难中表现出的合作行为是一种集体利益的体现,道德行为作为一种利他行为倾向的体现,其本质也在于牺牲个人利益,从集体利益的角度作出抉择。现有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个体的价值取向、惩罚、反馈对社会两难合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较少有研究涉及道德同一性对社会两难合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与自我相关的道德启动和“撤除奖惩”范式,以社会认同理论为依据,分析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重点探讨道德同一性与身份凸显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社会两难抉择的影响。整个研究由三部分组成:研究一从社会认知的角度,验证与自我相关的道德启动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二探讨不同道德同一性的个体在身份凸显效应下其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差异,研究三综合探讨道德启动、身份凸显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道德同一性的个体在社会两难情境中其合作行为有显著差异:...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文献综述
1.1 道德同一性概述
1.2 社会两难合作行为概述
1.3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及问题提出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构思
1.5 本研究的意义
研究一:道德启动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2.5 小结
研究二: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3 实验一 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实验二 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研究三 道德启动、身份凸显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综合讨论
6.1 道德同一性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6.2 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6.3 道德启动、身份凸显、道德同一性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J]. 李海江,杨娟,贾磊,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1(08)
[2]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J]. 吴小勇,杨红升,程蕾,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5)
[3]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影响[J]. 王沛,陈莉. 心理学报. 2011(01)
[4]从归因视角探讨公共物品两难中惩罚系统对合作的影响[J]. 刘谞,马剑虹,朱玥. 应用心理学. 2010(04)
[5]道德同一性及其建构[J]. 万增奎. 外国教育研究. 2009(12)
[6]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J]. 刘玉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的修订[J]. 万增奎,杨韶刚. 社会心理科学. 2008(05)
[8]公共物品困境中的突显身份效应及合作动机对合作行为影响[J]. 胡华敏,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 2008(01)
[9]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陈欣,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5)
[10]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困境[J]. 刘长江,李岩梅,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2)
博士论文
[1]两难情景中合作行为的社会理性研究[D]. 胡华敏.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社会两难情景下自我效能感、反馈与奖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D]. 武艳英.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2]公共物品两难情境中奖惩系统对合作行为以及信任的影响研究[D]. 朱玥.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51595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文献综述
1.1 道德同一性概述
1.2 社会两难合作行为概述
1.3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及问题提出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构思
1.5 本研究的意义
研究一:道德启动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2.5 小结
研究二: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3 实验一 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实验二 道德同一性、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5 小结
研究三 道德启动、身份凸显对不同道德同一性个体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5 小结
综合讨论
6.1 道德同一性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6.2 身份凸显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6.3 道德启动、身份凸显、道德同一性对社会两难合作行为的影响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J]. 李海江,杨娟,贾磊,张庆林. 心理学报. 2011(08)
[2]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J]. 吴小勇,杨红升,程蕾,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5)
[3]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影响[J]. 王沛,陈莉. 心理学报. 2011(01)
[4]从归因视角探讨公共物品两难中惩罚系统对合作的影响[J]. 刘谞,马剑虹,朱玥. 应用心理学. 2010(04)
[5]道德同一性及其建构[J]. 万增奎. 外国教育研究. 2009(12)
[6]危机与重建:网络中的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题分析[J]. 刘玉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7]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的修订[J]. 万增奎,杨韶刚. 社会心理科学. 2008(05)
[8]公共物品困境中的突显身份效应及合作动机对合作行为影响[J]. 胡华敏,马剑虹. 应用心理学. 2008(01)
[9]两难中合作行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陈欣,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5)
[10]实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困境[J]. 刘长江,李岩梅,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2)
博士论文
[1]两难情景中合作行为的社会理性研究[D]. 胡华敏.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社会两难情景下自我效能感、反馈与奖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D]. 武艳英.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2]公共物品两难情境中奖惩系统对合作行为以及信任的影响研究[D]. 朱玥.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51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5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