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颜氏家训》传统普通“知识人”人格美学意涵及养成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03 07:20
  《颜氏家训》意欲构建的人格特质是实用性的"中道",即取符合现实情境、传统伦理和个人追求的最优结合的生存态度和处理方式,求之于"生命第一"的生存理性,以实现肉身存活和家族延续。其人格自由主体性在实践中被否定和压制,结果因为被动灵活的选择事实上构建了儒家伦理与佛教伦理,儒家追求与道家追求的兼容与矛盾,产生了人格特质的张力内涵。此人格的养成路径为一面强调服膺经验性世俗化儒规,一面有对超验性佛道生命观念的诉求。其兼顾个人安身立命,家族延续,不失价值关切和心理代偿,此种人格风范被中国历代具有事功追求和自我觉悟的普通"知识人"普遍认可,奉为圭臬,演化为群体人格,成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服务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普通人,并促进精英人才的涌现。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0(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颜氏家训》与其主体受众—传统普通“知识人”
二、《颜氏家训》构建的传统普通“知识人”人格美学意涵
三、《颜氏家训》传统普通“知识人”人格养成路径
    (一)与原始儒家正统理念的关系:服膺实用主义世俗化宗族儒规
        1.颜之推的个人修养儒家规范
        2.颜之推的事功追求儒家规范
    (二)与佛教和道家的关系:援引释道理念构建价值关照和心理代偿
        1.释道理念下的价值观
        2.释道理念下的心理代偿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家训学:宗旨、价值与建构[J]. 陈延斌,田旭明.  江海学刊. 2018(01)
[2]《颜氏家训》与佛教关系考论[J]. 郑明璋,杜欣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3]由《颜氏家训》解读颜之推“儒释道”三教兼容思想[J]. 雷传平,师衍辉.  东岳论丛. 2015(11)
[4]论颜之推思想中的道家因素——以《颜氏家训》为考察中心[J]. 刘育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5]《颜氏家训》的美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J]. 杨云萍.  船山学刊. 2010(02)
[6]魏晋南北朝人才思想中的杂家色彩分析——以《人物志》与《颜氏家训》为例[J]. 杨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乱世中的生命追求——论《颜氏家训》的贵生思想[J]. 钱国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8]《颜氏家训》伦理思想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 詹祥粉.  重庆社会科学. 2009(01)
[9]中国传统家训诚信思想初探[J]. 王玲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在礼与情之间——《颜氏家训》对礼俗风尚的论述和辨正[J]. 钱国旗.  孔子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3060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60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