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时期女训研究 ——以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4 07:43
朝鲜王朝时期,中朝两国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两国交往的历程中,伴随而来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汉文化的东传,大量汉籍尤以儒学经典、家训女训典籍为主传至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由此吸纳并催生出本国女训文化。朝鲜半岛女训文献最早见于高丽时期,到朝鲜王朝时期丰富起来,使女训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比较中国女训文化,朝鲜半岛女训仍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思想基础,在体裁形式和训诫内容上亦广泛继承中国家训。不过,伴随历史发展,朝鲜半岛女训因地域、民族和时代不同而发展出自身特色。为此,笔者以《韩国历代文集丛书》中所见朝鲜王朝时期女训文献为中心,与中国女训史料相比较,从中韩关系的视角探究朝鲜王朝时期女训对中国家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重要问题。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朝鲜半岛女训的产生问题,包括女训思想源起、儒学传播及汉籍的传入,通过这些与女训产生密不可分的若干层面洞悉朝鲜半岛女训产生的历史机缘和背景。第二部分分析朝鲜半岛女训对汉文化的继承问题,涵括女训在体裁形式和训诫内容两方面对汉文化的继承沿袭。第三部分主要探析朝鲜半岛女训在汉文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分析朝鲜王朝女训的地域性特色和时...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东传与朝鲜半岛女训的产生
第一节 朝鲜半岛女训的源起
一、女训萌芽前朝鲜半岛的女性生活
二、朝鲜半岛女训的早期萌芽
第二节 书籍东传与朝鲜半岛女训
一、中国书籍的东传
二、《朱子家礼》的传入
三、中国女教典籍的东传
第二章 朝鲜王朝女训对汉文化的继承
第一节 儒学伦理道德的继承
一、男尊女卑的三从文化
二、修身齐家的四德要求
第二节 体裁形式的继承
一、以说理的形式训诫
二、以女性事迹训诫
三、综合女训
四、专门女训
第三节 训诫规定的沿袭
一、为人女
二、为人媳
三、为人母
四、皇室女训
第三章 朝鲜王朝女训对汉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女训的地域性特色
一、服饰着装要求的变化
二、事父母舅姑规条的细化
三、家庭伦理道德其他要求的差异性
四、对遮面缠足的不同看法和要求
第二节 时代性差异
一、《三纲行实图》的时代差异
二、外出上寺规定的时代差异
三、恪守儒家文化的时代性选择
第四章 女训影响下的女性境遇
第一节 朝鲜王朝的女性地位
一、婚姻中体现的妇女地位
二、社会中体现的妇女地位
第二节 妇女的财产继承状况变迁
一、高丽时期的女性财产继承权
二、朝鲜王朝的女性财产继承
第三节 贞节教化下的女性束缚
一、贞节观约束下的女性再嫁
二、践行贞节观奖丹旌
三、失行女的惩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国文集中的家训文献看朝鲜半岛家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 刘永连. 东北史地. 2011(04)
[2]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J]. 郑柄朝. 西北民族论丛. 2007(00)
[3]中国古代女训的精华及其当代价值[J]. 胡鸿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J]. 安国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5]试论李氏王朝时期女性的地位[J]. 柳莲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6]韩国古代女性作家的创作视野[J]. 赵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7]中国传统女训的当代审视——以班昭《女诫》为例[J]. 沈时蓉,刘莹.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博士论文
[1]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D]. 廉松心.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2832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文化东传与朝鲜半岛女训的产生
第一节 朝鲜半岛女训的源起
一、女训萌芽前朝鲜半岛的女性生活
二、朝鲜半岛女训的早期萌芽
第二节 书籍东传与朝鲜半岛女训
一、中国书籍的东传
二、《朱子家礼》的传入
三、中国女教典籍的东传
第二章 朝鲜王朝女训对汉文化的继承
第一节 儒学伦理道德的继承
一、男尊女卑的三从文化
二、修身齐家的四德要求
第二节 体裁形式的继承
一、以说理的形式训诫
二、以女性事迹训诫
三、综合女训
四、专门女训
第三节 训诫规定的沿袭
一、为人女
二、为人媳
三、为人母
四、皇室女训
第三章 朝鲜王朝女训对汉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女训的地域性特色
一、服饰着装要求的变化
二、事父母舅姑规条的细化
三、家庭伦理道德其他要求的差异性
四、对遮面缠足的不同看法和要求
第二节 时代性差异
一、《三纲行实图》的时代差异
二、外出上寺规定的时代差异
三、恪守儒家文化的时代性选择
第四章 女训影响下的女性境遇
第一节 朝鲜王朝的女性地位
一、婚姻中体现的妇女地位
二、社会中体现的妇女地位
第二节 妇女的财产继承状况变迁
一、高丽时期的女性财产继承权
二、朝鲜王朝的女性财产继承
第三节 贞节教化下的女性束缚
一、贞节观约束下的女性再嫁
二、践行贞节观奖丹旌
三、失行女的惩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韩国文集中的家训文献看朝鲜半岛家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 刘永连. 东北史地. 2011(04)
[2]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J]. 郑柄朝. 西北民族论丛. 2007(00)
[3]中国古代女训的精华及其当代价值[J]. 胡鸿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朱熹的礼仪观与《朱子家礼》[J]. 安国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5]试论李氏王朝时期女性的地位[J]. 柳莲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6]韩国古代女性作家的创作视野[J]. 赵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02)
[7]中国传统女训的当代审视——以班昭《女诫》为例[J]. 沈时蓉,刘莹.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5)
博士论文
[1]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D]. 廉松心.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2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6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