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情绪:道德情绪的新进展及其未来
发布时间:2021-04-07 14:04
内疚情绪是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身的道德准则,或对他人造成了损害,继而产生的带有悔恨、愧疚、焦虑不安等的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因为内疚情绪是一种负性情绪,所以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内疚情绪给人们带来的消极的一面,而内疚情绪作为一种复杂的道德情绪,具有亲社会性积极的一面,近些年成为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19,32(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内疚的定义和分类
1.替代性内疚
2.群体内疚
3.虚拟内疚
4.内源性内疚、外源性内疚
三、内疚情绪的研究方法
1.量表法
2.自传式回忆情绪诱发法
3.故事想象情绪诱发法
4.电影剪辑情绪诱发法
5.人际互动游戏法
四、内疚的亲社会作用
五、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J]. 吴鹏,范晶,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7(12)
[2]群体内疚:界定、心理机制、行动倾向及干预策略[J]. 殷融,张菲菲,王元元,许志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6)
[3]内疚:一种有益的负性情绪[J]. 何华容,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6(01)
[4]社会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脑机制[J]. 周晓林,于宏波.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5]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6]内疚情绪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 崔曦蕊,诸梦妍,尚文晶.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04)
[7]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张晓贤,桑标. 心理科学. 2012(02)
[8]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 俞国良,赵军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9]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对德育的启示[J]. 郭俊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S1)
[10]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J]. 乔建中,王蓓. 心理学探新. 2003(03)
硕士论文
[1]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23631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19,32(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 言
二、内疚的定义和分类
1.替代性内疚
2.群体内疚
3.虚拟内疚
4.内源性内疚、外源性内疚
三、内疚情绪的研究方法
1.量表法
2.自传式回忆情绪诱发法
3.故事想象情绪诱发法
4.电影剪辑情绪诱发法
5.人际互动游戏法
四、内疚的亲社会作用
五、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情绪对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道德推理的中介作用[J]. 吴鹏,范晶,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7(12)
[2]群体内疚:界定、心理机制、行动倾向及干预策略[J]. 殷融,张菲菲,王元元,许志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6)
[3]内疚:一种有益的负性情绪[J]. 何华容,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6(01)
[4]社会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脑机制[J]. 周晓林,于宏波.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5]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6]内疚情绪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 崔曦蕊,诸梦妍,尚文晶.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04)
[7]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张晓贤,桑标. 心理科学. 2012(02)
[8]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 俞国良,赵军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9]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对德育的启示[J]. 郭俊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S1)
[10]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J]. 乔建中,王蓓. 心理学探新. 2003(03)
硕士论文
[1]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2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2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