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1-04-12 08:50
  普世伦理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一个舶来品,但影响却很大。概括地说,普世伦理是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普世伦理是一种对话伦理、底线伦理、跨文化伦理和整合性伦理。普世伦理是全球化的产物,也只有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普世伦理才成为可能。对普世伦理虽然不乏反对之声,但是建立普世伦理是伦理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一种途径。普世伦理作为对传统伦理文化的扬弃意味着伦理学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儒家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历史悠久、积蕴丰富、影响巨大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一,它可以与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文化与佛教文化相并立。儒家仁学,也可以称为仁爱通和之学,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最具普世性,它可以为人类普世伦理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儒家伦理强调仁爱之心、“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犹一家,人类只有具备了仁爱通和的情怀和意识,普世伦理的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和中庸思想,也可为普世伦理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其中“和而不同”的原则不仅提出了一些人类共同的道德范畴,同时还指出了正确处理文化差别、道德差别的恰当方式。普世伦理作为全球...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普世伦理的理论界说
    (一) 普世伦理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 普世伦理的内容和特征
    (三) 普世伦理的文化根据和现实条件
    (四) 部分学者对普世伦理的诘问
二、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
    (一) 儒家伦理具有普世伦理的特征
    (二) 儒家伦理蕴涵着普世伦理的因素
三、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路径
    (一) 实现儒家伦理的现代转换
    (二) 儒家伦理推进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整合
    (三) 搭建推广儒家伦理的平台
    (四) 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普世伦理建设方面的工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全球伦理的可能性[J]. 漆玲,赵欣.  道德与文明. 2000(06)
[2]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J].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3]从西方儒学研究的新趋向前瞻二十一世纪的儒学[J]. 彭国翔.  孔子研究. 2000(03)
[4]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J]. 高扬先.  求索. 1998(05)
[5]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J]. 万俊人.  哲学研究. 1998(10)
[6]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 叶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1(11)



本文编号:3133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33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