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转型社会的公正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00:36
  公正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原则,公正之于社会,正如真理之于思想。当前,社会处于转型关键期,利益矛盾凸显,改革成果的公正分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第一章对公正诸理论进行了梳理条陈和重构以奠定本文的逻辑起点。公正有三个具体原则:一是基本权利绝对平等原则;二是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三是社会机会权利平等原则。基本经济权利公正由政府按照缔结社会的基本贡献平等分配;非基本经济权利公正由市场按照非基本贡献比例平等分配。机会分配原则因机会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机会分为自然机会和社会机会,社会机会应当平等分配;政府对自然机会没有分配权利。罗尔斯的错误在于要求对自然机会和社会机会都进行平等分配。公正可以分为“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制度公正与行为公正”,这四种公正在相对静态社会和转型社会表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转型社会重视实体公正、制度公正,而程序公正、行为公正往往得不到保证。公正在本质上“是一种等利害交换的善行”,广义的交换不仅指经济交换,而且包括所有相互给予的行为。公正有三种存在形式:作为元伦理的公正价值证明;作为规范伦理的公正原则;作为美德伦理的公正美德。公正调节交换行为,其适用范围是一定的,“应该”的范...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
第一章 公正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正的原则
        一、基本权利绝对平等
        二、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
        三、机会权利平等
    第二节 公正分类
        一、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
        二、制度公正与行为公正
    第三节 公正的相关问题
        一、前提条件
        二、公正误区
        三、应得依据
        四、公正证明
第二章 转型社会
    第一节 转型的领域
        一、经济现代化
        二、政治现代化
        三、文化现代化
    第二节 社会转型
        一、转型的探索阶段
        二、转型基础与背景
        三、社会转型的展开
    第三节 转型社会比较
        一、转型动力比较
        二、转型顺序比较
        三、转型速度比较
第三章 转型的公正维度
    第一节 转型中的公正
        一、公正的发展
        二、非公正问题
        三、非公正致因
    第二节 稳定、效率与公正
        一、公正与稳定
        二、公正与效率
    第三节 转型社会公正比较
        一、公正问题比较
        二、矫正公正比较
第四章 社会公正的实现
    第一节 政治公正的实现
        一、转型政治的特征
        二、渐进地实现民主
        三、民主实现的原则
    第二节 经济公正的实现
        一、完善市场的初次分配
        二、完善政府的二次分配
        三、完善社会的三次分配
    第三节 机会公正的实现
        一、基本机会平等
        二、竞争机会平等
        三、发展机会平等
结语 公正——通往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罗斯学者评中国改革[J]. 孙凌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7(01)
[2]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制度[J]. 金人庆.  党建研究. 2006(12)
[3]国家生命周期与中国崛起[J]. 胡鞍钢.  中关村. 2006(07)
[4]当前有关改革的几个主要观点[J]. 李剑阁,吴敬琏,李稻葵,吴晓灵,范恒山,胡鞍钢,孙立平,王建,张维迎,常修泽.  人民论坛. 2006(05)
[5]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十一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J]. 高尚全.  今日海南. 2006(01)
[6]政治伦理何以实现[J]. 王淑芹.  哲学动态. 2005(10)
[7]中国“三农”:值得深思的三大问题[J]. 温铁军.  学习月刊. 2005(03)
[8]论公正的初次分配规则[J]. 吴忠民.  文史哲. 2004(02)
[9]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J]. 赵人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10]“制度中人”与制度的较量——也说张居正改革悲剧[J]. 龚虹波.  浙江学刊. 2002(06)

博士论文
[1]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D]. 贾中海.吉林大学 2004
[2]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 李志江.复旦大学 2004
[3]经济正义论[D]. 何建华.复旦大学 2004
[4]马克思主义社会转型理论[D]. 雷龙乾.北京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44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44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