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经济德性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1-04-21 01:33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已经证明,无论是"中国性"还是"农民性",都可以与"现代性"相契合。中国农民的现代转型,不能仅仅是生产生活的现代转型,还必须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转型,尤其是经济德性的现代转型。在漫长的自然经济时代,中国农民在乡土依恋中形成了重利求稳、勤劳节俭、信任互助、关爱家园等独特的传统经济德性。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中国农民在传统经济德性的基础上又新生了诸多现代的市场经济德性。传统经济德性源于乡土,现代经济德性源于市场。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农民一方面要完善现代市场所需的新兴经济德性,为实现农民的现代转型奠定必要的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要弘扬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经济德性,为促进世界的现代发展贡献中国农民的独特智慧。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性、农民性与现代性
(一)中国性与现代性。
(二)农民性与现代性。
二、中国农民的传统经济德性
(一)源于农业文明的重利求稳。
(二)源于小农经济的勤劳节俭。
(三)源于熟人社会的信任互助。
(四)源于乡土生活的“家”“乡”情怀。
三、我国农民经济德性的现代化转型
(一)商品经济解放了农民的致富欲望。
(二)市场生活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精神。
(三)陌生人社会催生了农民的规则意识。
(四)致富欲望削弱了农民的生态意识。
四、中国农民经济德性的发展思考
(一)中国农民不可能完全具备现代市民的经济德性。
(二)中国农民优秀的传统经济美德可以弥补现代化的部分缺陷。
(三)中国农民现代经济德性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 黄宗智,彭玉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2]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J]. 徐勇,邓大才. 学术月刊. 2006(07)
[3]“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J]. 郑杭生,吴力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5)
[4]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衣俊卿.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4)
[5]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赵景来.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本文编号:3150790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性、农民性与现代性
(一)中国性与现代性。
(二)农民性与现代性。
二、中国农民的传统经济德性
(一)源于农业文明的重利求稳。
(二)源于小农经济的勤劳节俭。
(三)源于熟人社会的信任互助。
(四)源于乡土生活的“家”“乡”情怀。
三、我国农民经济德性的现代化转型
(一)商品经济解放了农民的致富欲望。
(二)市场生活激发了农民的创新精神。
(三)陌生人社会催生了农民的规则意识。
(四)致富欲望削弱了农民的生态意识。
四、中国农民经济德性的发展思考
(一)中国农民不可能完全具备现代市民的经济德性。
(二)中国农民优秀的传统经济美德可以弥补现代化的部分缺陷。
(三)中国农民现代经济德性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 黄宗智,彭玉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2]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J]. 徐勇,邓大才. 学术月刊. 2006(07)
[3]“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J]. 郑杭生,吴力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05)
[4]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衣俊卿.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4)
[5]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赵景来.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本文编号:3150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5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