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传入西域对《福乐智慧》中孝观念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13:15
自古以来,"孝"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众多仁人志士的推崇和颂扬。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与文本分析法,对汉代时已传入西域的《论语》和成书于宋朝时的《福乐智慧》中孝观念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出自不同地域、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两部著作在孝观念上表现出了较多的一致性。共性具体体现为,二者都认为:(一)父母在世,应赡养孝敬父母;父母离世,应礼葬祭祀父母;(二)儿女都应以恭敬之心孝养父母,坦诚之心劝谏父母;(三)出门在外,友爱兄弟,博爱大众,以仁德待人;(四)以孝劝忠,孝治天下。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两部作品中孝观念存在共性的文化背景,并概括为:《福乐智慧》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吸纳,孝观念在西域深入人心及《论语》在西域的广泛传播。
【文章来源】:山西档案. 201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论语》和《福乐智慧》中孝的内涵
二、《论语》传入西域对《福乐智慧》中孝观念影响的具体体现
(一)父母在世,赡养孝敬父母;父母离世,礼葬祭祀父母
(二)恭敬之心孝养父母,坦诚之心劝谏父母
(三)出门在外,友爱兄弟,博爱大众,以仁德待人
(四)以孝劝忠,孝治天下
三、《论语》和《福乐智慧》中孝观念存在共性的文化背景
(一)《福乐智慧》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吸纳
(二)孝观念在西域深入人心
(三)《论语》在西域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在古代丝绸之路流传写本考[J]. 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8)
[2]《福乐智慧》与《论语》道德教育思想比较[J]. 文灿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3]莎车出土的喀喇汗朝阿拉伯语法律文书与《福乐智慧》研究[J]. 牛汝极. 西域研究. 1999(03)
[4]《福乐智慧》与祖国传统文化[J]. 陈恒富. 新疆社会科学. 1990(04)
本文编号:3173456
【文章来源】:山西档案. 201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论语》和《福乐智慧》中孝的内涵
二、《论语》传入西域对《福乐智慧》中孝观念影响的具体体现
(一)父母在世,赡养孝敬父母;父母离世,礼葬祭祀父母
(二)恭敬之心孝养父母,坦诚之心劝谏父母
(三)出门在外,友爱兄弟,博爱大众,以仁德待人
(四)以孝劝忠,孝治天下
三、《论语》和《福乐智慧》中孝观念存在共性的文化背景
(一)《福乐智慧》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吸纳
(二)孝观念在西域深入人心
(三)《论语》在西域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在古代丝绸之路流传写本考[J]. 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8)
[2]《福乐智慧》与《论语》道德教育思想比较[J]. 文灿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3]莎车出土的喀喇汗朝阿拉伯语法律文书与《福乐智慧》研究[J]. 牛汝极. 西域研究. 1999(03)
[4]《福乐智慧》与祖国传统文化[J]. 陈恒富. 新疆社会科学. 1990(04)
本文编号:3173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17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