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之建构

发布时间:2021-06-03 21:04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肇兴,学者辐辏,学术荟萃,一干学者游士摆脱了俗务的烦扰,不治而议论,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百家之说逢起并作,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然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互相的攻讦、辩难、濡染,促进了思想的发展,影响最大者莫过道、儒、墨、法四家,且为后世留下了丰饶的久为传世之佳作,《管子》即为其一。《管子》是一部哲理精深、包罗宏富的中国先秦典籍,糅合了法、儒、道、阴阳等诸家思想,涵盖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军事学等。《管子》三居其二关涉经济问题,是较早阐释经济哲学问题的古代典籍,其经济议题范围之广泛、立论之精到、影响之深远,为先秦古籍所鲜见,从中既可窥见管仲相齐四十载之政令举措与执政纲领,又不乏后来者对其的补辍修正。通观《管子》,除却语辞的艰涩晦奥,更多彰显了著者思虑的深奥宏富、政令的仁德与技巧,及其谋求经济发展与伦理诉求的施政理念。对经济问题的重视是齐开国以来的传统,《管子》经济哲学是齐文化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投射,是齐国富民思想的理论归趋,也是齐国当政者的重点关注对象。《管子》的经济思想实质上已超出经济领域,带有鲜明的伦理关照,表征为务本饬末的生产伦理、众和互利...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之溯源
    第一节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
        二、诸侯争霸,社会改革,管子相齐
        三、学术争鸣
    第二节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太公治国思想
        二、《周礼》礼法制度
第二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国家本位”的经济伦理原则
        一、以国家为恒定价值基础
        二、臣民须以国家利益为准绳
        三、国君须以国家利益为主旨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观
        一、趋利避害的人性观
        二、国家本位的功利主义
        三、重利明义的理性功利主义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管理伦理原则
        一、以人为本,选贤任能
        二、以法为准,综合管理
        三、以身作则,善于管理
第三章 《管子》的经济运行伦理思想
    第一节 “务本饬末”的生产伦理思想
        一、“务本”
        二、“饬末”
        三、普通工商业
    第二节 “众和互利”的交换伦理思想
        一、对市场重要作用的认识
        二、众和互利的交换伦理
        三、护国保民的对外贸易伦理
    第三节 “贫富有度”的分配伦理
        一、“均地分力”,“与之分货”的分配方式
        二、“贫富有度”的分配伦理
    第四节 “俭奢并重”的辩证消费伦理思想
        一、崇尚节俭
        二、奢靡消费
第四章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的建构
    第一节 构建现代经济伦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一、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经济伦理是我国经济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管子》经济伦理思想对构建现代经济伦理的意义
        一、提倡“重利明义”,促进“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有机统一
        二、注重经济发展的伦理控制,促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有机统
        三、重视人才的选拔任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
        四、树立“贫富有度”的分配正义观,增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平
        五、强化经济微观层面的伦理责任,重视商业诚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义节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文化基础[J]. 邵汉明,王永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3211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11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