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1:48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是从认知领域来研究人类的道德发展的。如果说皮亚杰开创了从认知领域对道德发展研究的先河,科尔伯格则是继皮亚杰之后采用认知发展取向研究道德发展的最杰出代表。本文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比较了他们的道德发展理论,揭示出了他们理论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对他们的理论进行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道德发展理论的研究,还可为我国道德教育实践做贡献。 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理论思想博大精深,虽有关联,但却自成体系,首先是与他们的研究方法紧密相连的。本文一开始就从道德心理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二个层次对皮科二人理论的研究方法做了比较研究。指出在哲学方法论上,二者都是结构主义的,具体表现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统一;在具体方法上,皮亚杰采用的是间接故事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两难故事法,后者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详细标准地测量道德判断的方法。 接着,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别从道德发展的实质与机制、影响道德发展的因素、道德发展的阶段、道德发展的主线与研究主题四个层面作了具体比较。通过比较后发现,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理论之间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都...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关于道德心理的研究方法
1.1 道德心理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1.2 道德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 关于道德发展的实质与机制
2.1 道德发展的实质问题
2.2 道德发展的机制问题
三 关于影响道德发展的因素
3.1 影响道德发展的智力发展因素
3.2 影响道德发展的社会认知因素
3.3 影响道德发展的性别因素
四 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4.1 道德发展阶段的模型
4.2 道德发展阶段的特征
五 关于道德发展的主线与研究主题
5.1 “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线
5.2 “公正”是道德发展的主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J]. 杜雄柏.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2]浅谈面向21世纪的青少年品德教育[J]. 陆士桢. 道德与文明. 1998(06)
[3]皮亚杰发展心理研究方法体系论[J]. 张建卫,刘玉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4]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 李亮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2)
[5]道德发展: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思考[J]. 李伯黍,李正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6(04)
[6]皮亚杰建构论的启示和局限[J]. 梁骏.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6(02)
[7]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哲学思想述评[J]. 郭本禹. 外国教育研究. 1995(05)
[8]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J]. 冯增俊. 外国教育研究. 1994(02)
[9]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J]. 李正云,李伯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3)
[10]皮亚杰道德发展思想述评[J]. 宁那. 苏州大学学报. 1991(01)
本文编号:323099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关于道德心理的研究方法
1.1 道德心理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1.2 道德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 关于道德发展的实质与机制
2.1 道德发展的实质问题
2.2 道德发展的机制问题
三 关于影响道德发展的因素
3.1 影响道德发展的智力发展因素
3.2 影响道德发展的社会认知因素
3.3 影响道德发展的性别因素
四 关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4.1 道德发展阶段的模型
4.2 道德发展阶段的特征
五 关于道德发展的主线与研究主题
5.1 “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线
5.2 “公正”是道德发展的主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J]. 杜雄柏.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2]浅谈面向21世纪的青少年品德教育[J]. 陆士桢. 道德与文明. 1998(06)
[3]皮亚杰发展心理研究方法体系论[J]. 张建卫,刘玉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4]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J]. 李亮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2)
[5]道德发展: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思考[J]. 李伯黍,李正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6(04)
[6]皮亚杰建构论的启示和局限[J]. 梁骏.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6(02)
[7]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哲学思想述评[J]. 郭本禹. 外国教育研究. 1995(05)
[8]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建构观的探讨[J]. 冯增俊. 外国教育研究. 1994(02)
[9]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J]. 李正云,李伯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3)
[10]皮亚杰道德发展思想述评[J]. 宁那. 苏州大学学报. 1991(01)
本文编号:3230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3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