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的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23:24
  “百善孝为先”,孝亲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最传统的伦理道德。孝之原始含义是“善事父母”。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极其丰富,不仅仅指在家庭伦理的孝,而且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中国传统孝文化具有道德教育、和睦家庭、稳定社会等功能。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也离不开孝文化,孝文化的精华内容是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古代社会来看,中国传统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伦理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孝文化在古代社会的官德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孝考察、选拔官吏成为古代社会以孝施政的重要途径。对巩固封建皇权、维护封建王朝长治久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当代社会来看,中国传统孝文化在公务员道德建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传统孝文化在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弘扬孝文化是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公务员“孝德”是衡量公务员思想道德的重要指标。其次,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传统孝文化孝悌友爱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服务群众思想;传统孝文化立身行道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廉洁奉公思想;传统孝文化谦和好礼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文明行政思想;传统孝文...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传统孝文化的内涵、起源和基本功能
    (一) 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1. 孝的原始含义
        2. 孝文化的基本精神
        3. 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 传统孝文化的起源
        1. 孝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 孝观念的萌芽与形成
    (三) 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功能
        1. 道德教育的功能
        2. 和睦家庭的功能
        3. 稳定社会的功能
二、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中的孝文化
    (一) 中国古代以孝考察、选拔官吏制度的演变
        1. 西周第一次将“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法定标准
        2. 汉代察举孝廉,以“孝”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3. 唐朝通过科举,将“以孝选官”做为重要品德标准经常化和制度化
    (二) 中国古代以孝考察、选拔官吏制度的得失
        1. 中国古代以孝考察、选拔官吏制度之得
        2. 中国古代以孝考察、选拔官吏制度之失
三、 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一) 传统孝文化在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1. 弘扬孝文化是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2. 公务员“孝德”与其职业道德的联系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3. 公务员“孝德”是衡量公务员思想道德的重要指标
    (二) 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1. 传统孝文化孝悌友爱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服务群众思想
        2. 传统孝文化立身行道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廉洁奉公思想
        3. 传统孝文化谦和好礼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文明行政思想
        4. 传统孝文化忠孝合一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公务员的忠诚敬业思想
    (三) 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中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的途径
        1. 创新考核制度,确立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孝德的地位
        2. 开展孝德教育,在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中渗透传统孝文化的精华
        3. 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公务员孝行、孝德的监督作用
        4. 完善法律法规,依靠法制力量维护孝德在公务员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析《论语》中的“孝”[J]. 韩高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2]传统孝文化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探析[J]. 牛磊,杜振吉.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7)
[3]试论唐代的“孝治”[J]. 季庆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胡锦涛的执政为民思想论析——兼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J]. 朱树彬,张书林.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7(06)
[5]领导干部必须廉洁奉公[J]. 周麟生.  大众科技. 2007(04)
[6]试论“孝”之德育价值[J]. 卢明霞.  思想教育研究. 2005(12)
[7]对中国传统孝道长期延续的几点思考[J]. 张刚.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05)
[8]宋代孝文化述论[J]. 黄修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9]从察举到科举(一)[J]. 许结.  古典文学知识. 2000(01)
[10]孝观念的产生及其内涵[J]. 姜志信,杨贺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硕士论文
[1]唐代孝文化初探[D]. 李秀立.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孟子道德思想与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D]. 何子荣.青海师范大学 2011
[3]论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D]. 李仁君.四川社会科学院 2010
[4]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 马艳.延边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48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48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