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

发布时间:2021-07-10 04:57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哲学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生态哲学蓬勃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伴随的是生态哲学两个重要派别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其争论主要围绕着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人们坚持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并非当前生态问题的制造者,而是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者。针对二者之间的争论,本文系统的梳理了两大派别的发展历程,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二者之间争论的焦点,分析了二者争论的根本分歧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二者的划界标准。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其次,探讨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的背景、主要流派及其核心观点。再次,针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责难,人类中心主义对自身理论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第二部分: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梳理发现二者虽然存在...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基础
    二、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三、本文所做的工作
    四、研究的意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面临的挑战
    (三) 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其意义
    (四) 人类中心主义理论的修正
二、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论分析
    (一)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之争
    (二)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认识论之争
    (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和权利之争
    (四)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道德关怀之争
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划界标准及意义
    (一)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划界标准
    (二)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划界标准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J]. 赵媛,方浩范.  广西社会科学. 2008(05)
[2]走出人类中心与非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J]. 万长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02)
[3]人类何以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J]. 佘正荣.  江汉论坛. 2007(10)
[4]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诘难与反诘难[J]. 陈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5]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J]. 刘湘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5)
[6]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反思[J]. 田径,张北建.  学术交流. 2004(02)
[7]“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J]. 刘福森,曲红梅.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11)
[8]从类哲学的观点看人类中心主义[J]. 陈映霞,李佑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9]人类共同利益:生态伦理学必须高扬的旗帜[J]. 刘湘溶,曾建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03)
[10]非人类的生态权利[J]. 叶平.  道德与文明. 2000(01)



本文编号:3275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75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