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孝与法从传统到现代的连接

发布时间:2021-07-11 02:18
  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大家族开始解体,平等意识、权利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家庭成员间关系趋于平等。作为维系中国人稳固社会关系的孝文化传统也开始淡化和消解,许多新一代年轻人对待老人态度淡漠,重物质满足而轻精神关爱,甚至社会中屡屡出现伤亲、杀亲的极端事例。中国社会中孝敬长辈,敬亲爱亲的优秀文化传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家庭成员感情淡薄,父母子女关系疏离,许多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这无疑对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进一步发展不利。在引言中,笔者从小时候所受到的孝道教育说起,说到孝这一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所遇到的尴尬局面。笔者借用蒋庆先生的话来表达恢复传统文化的希望,在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的理论支撑下,笔者提出写作本文的意义,即用法律的方法来保护传统孝文化。在论文第一部分,笔者着重对孝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一是追述周代孝文化的产生和产生初期的含义。二是指出春秋战国时代,孝的含义从周代的“尊祖敬宗,传宗接代”转移到“善事父母”这一更加亲切更加人性化的要求上来。在这一时期,孝开始受到儒家的关注,儒家学派对孝道规范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孝的历史演进路径
    (一) 周代——孝的产生及初始含义的形成
    (二) 春秋战国——孝从远古祖先走到现实人间
    (三) 汉代至清代——孝的蓬勃发展及异化
    (四) 近现代——孝在批判和维护的夹缝中生存
    (五) 小结:礼——孝与法的传统连接
二、孝对传统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 孝对传统法律意识影响微探
    (二) 孝对中国传统社会法律制度的影响
    (三) 小结——情和礼,中国传统社会走不出的温柔乡
三、孝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
    (一) 现代社会亲子关系概况
    (二) 案例展示现代社会亲子关系概况
    (三) 现代家庭制度的变化
    (四) 结论——孝在现代社会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子女的权威下降,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不再
四、拿什么拯救你——中国人的孝
    (一) 权威与孝敬
    (二) 现代社会孝道规范
    (三) 推行现代意义孝道规范的法律尝试
    (四) 小结:努力代表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考作文自曝“父”丑,勇敢女生跨过亲情坎[J]. 郝俊杰.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07(09)
[2]家庭变迁与老龄化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 顾林正.  医学与社会. 2006(11)
[3]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 邵南.  南平师专学报. 2006(01)
[4]权威与法律权威的概念辨析[J]. 许娟.  理论界. 2005(12)
[5]牟宗三先生以“自律道德”的理论诠释儒学之蠡测[J]. 郭齐勇.  哲学研究. 2005(12)
[6]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孝德的主要思路[J]. 周红英.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7]亲属容隐:比较和启示[J]. 张国钧.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5)
[8]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 唐灿.  浙江学刊. 2005(02)
[9]论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J]. 刘宇平.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2)
[10]提供精神赡养,构建和谐社会[J]. 禹规娥,禹芳琴.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277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77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