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中的社会公德建构
发布时间:2021-07-11 03:09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逻辑建构
二、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内容建构
(一)站起来阶段:公德混沌一体发展
(二)富起来阶段:公德分化发展
(三)强起来阶段:公德内容有机统一发展
三、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特征
(一)公德建构从“混沌一体”到“有机统一”
(二)公德要求由强化“齐一性”转变为允许“层次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民公德(下)[J]. 徐特立. 人民教育. 1950(05)
[2]论国民公德(中)[J]. 徐特立. 人民教育. 1950(04)
本文编号:3277211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逻辑建构
二、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内容建构
(一)站起来阶段:公德混沌一体发展
(二)富起来阶段:公德分化发展
(三)强起来阶段:公德内容有机统一发展
三、中国语境中社会公德的特征
(一)公德建构从“混沌一体”到“有机统一”
(二)公德要求由强化“齐一性”转变为允许“层次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国民公德(下)[J]. 徐特立. 人民教育. 1950(05)
[2]论国民公德(中)[J]. 徐特立. 人民教育. 1950(04)
本文编号:327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27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