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君子人格的诠释及其现实价值

发布时间:2021-08-07 11:01
  孔子平生教书育人,以培养造就"君子"为宗旨。君子、小人一直是人们区分人的道德品行好坏的标准,君子是人们追求达到的理想人格目标,小人是人们所鄙弃的无德行者。君子人格的内涵、特征或者标准,大致说来,应该有10种: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孔子及先秦儒家汲汲于"君子小人"之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塑造仁德的理想人格。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激活和焕发人们内心由传统文化长期熏陶而形成的价值理念,是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修课。既然如此,在当代,界定和培育君子人格就是"使中国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的重要抓手;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换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当下中国人安身立命问题提供思想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文章来源】:孔子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儒家君子人格的诠释
    1.仁:君子“仁以为己任”
    2.义:“君子义以为上”
    3.礼:君子“立于礼”
    4.智:“智者不惑”
    5.忠信:君子“主忠信”
    6.勇:“君子有勇”
    7.中庸:“君子中庸”
    8.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9.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10.自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君子文化的现实价值



本文编号:3327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27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