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21-08-07 11:32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已有研究表明,稀缺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及决策,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其中,它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人们在稀缺下是否会出现更多不道德行为?其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三个实验来证明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这一效应的机制,以期为稀缺心理学做出理论贡献和提供现实建议。研究一招募218名已工作人员参加,测量被试的稀缺感和不道德行为倾向,结果表明稀缺感可以正向预测不道德行为。研究二探究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可能的中介机制,招募大学生被试100人。将被试随机分配到稀缺组和控制组,操纵稀缺状态后,通过视知觉任务评估其不道德行为,测量未来情景思维以检验其中介作用。结果再次验证了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未来情景思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三继续探究可能的中介机制,招募大学生被试125人,首先操纵稀缺感,其后测量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倾向、金钱渴望和竞争取向。结果发现,金钱渴望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而竞争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1.稀缺感正向预测不道德行为,稀缺感越高时不道德行为越多。2.金钱渴望在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稀缺感
1.1.1 稀缺感的定义
1.1.2 稀缺感的测量
1.1.3 稀缺感的操纵
1.1.4 稀缺感的影响
1.2 不道德行为
1.2.1 不道德行为定义
1.2.2 不道德行为测量
1.2.3 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因素
1.3 稀缺感与不道德行为
1.4 未来情景思维
1.4.1 未来情景思维与稀缺感
1.4.2 未来情景思维与不道德行为
1.5 金钱渴望
1.5.1 金钱渴望与稀缺感
1.5.2 金钱渴望与不道德行为
1.6 竞争
1.6.1 竞争与稀缺感
1.6.2 竞争与不道德行为
2.研究假设和概览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概览
3.研究一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
3.2 被试
3.3 研究设计和程序
3.4 研究任务及材料
3.4.1 稀缺感的测量
3.4.2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3.4.3 客观经济地位的测量
3.4.4 主观经济地位的测量
3.5 结果
3.5.1 稀缺感、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3.5.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回归分析
3.6 讨论
4.研究二
4.1 研究目的和假设
4.2 被试
4.3 研究设计和程序
4.4 研究任务及材料
4.4.1 稀缺感的操纵
4.4.2 未来情景思维的测量
4.4.3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4.5 结果
4.5.1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
4.5.2 稀缺感对未来情景思维的影响分析
4.5.3 未来情景思维和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4.5.4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未来情景思维的中介作用
4.6 讨论
5.研究三
5.1 研究目的和假设
5.2 被试
5.3 研究设计和程序
5.4 研究任务及材料
5.4.1 稀缺感的操纵
5.4.2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5.4.3 金钱渴望的测量
5.4.4 竞争取向的测量
5.5 结果
5.5.1 稀缺感的操纵检查
5.5.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
5.5.3 稀缺感对金钱渴望和竞争的影响分析
5.5.4 金钱渴望、竞争取向和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5.5.5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金钱渴望的中介作用
5.5.6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竞争的中介作用
5.6 讨论
6.总讨论
6.1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
6.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金钱渴望的中介作用
6.3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未来情景思维和竞争不起中介作用
6.4 研究的意义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稀缺量表
附录2 不道德行为决策量表
附录3 未来结果考虑量表
附录4 不道德决策量表
附录5 竞争取向问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J]. 徐富明,张慧,马红宇,邓颖,史燕伟,李欧.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2]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陈冰,赵玉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5)
[3]未来取向研究概述[J]. 刘霞,黄希庭,普彬,毕翠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3)
本文编号:332772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稀缺感
1.1.1 稀缺感的定义
1.1.2 稀缺感的测量
1.1.3 稀缺感的操纵
1.1.4 稀缺感的影响
1.2 不道德行为
1.2.1 不道德行为定义
1.2.2 不道德行为测量
1.2.3 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因素
1.3 稀缺感与不道德行为
1.4 未来情景思维
1.4.1 未来情景思维与稀缺感
1.4.2 未来情景思维与不道德行为
1.5 金钱渴望
1.5.1 金钱渴望与稀缺感
1.5.2 金钱渴望与不道德行为
1.6 竞争
1.6.1 竞争与稀缺感
1.6.2 竞争与不道德行为
2.研究假设和概览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概览
3.研究一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
3.2 被试
3.3 研究设计和程序
3.4 研究任务及材料
3.4.1 稀缺感的测量
3.4.2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3.4.3 客观经济地位的测量
3.4.4 主观经济地位的测量
3.5 结果
3.5.1 稀缺感、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3.5.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回归分析
3.6 讨论
4.研究二
4.1 研究目的和假设
4.2 被试
4.3 研究设计和程序
4.4 研究任务及材料
4.4.1 稀缺感的操纵
4.4.2 未来情景思维的测量
4.4.3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4.5 结果
4.5.1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
4.5.2 稀缺感对未来情景思维的影响分析
4.5.3 未来情景思维和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4.5.4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未来情景思维的中介作用
4.6 讨论
5.研究三
5.1 研究目的和假设
5.2 被试
5.3 研究设计和程序
5.4 研究任务及材料
5.4.1 稀缺感的操纵
5.4.2 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5.4.3 金钱渴望的测量
5.4.4 竞争取向的测量
5.5 结果
5.5.1 稀缺感的操纵检查
5.5.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分析
5.5.3 稀缺感对金钱渴望和竞争的影响分析
5.5.4 金钱渴望、竞争取向和不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5.5.5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金钱渴望的中介作用
5.5.6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竞争的中介作用
5.6 讨论
6.总讨论
6.1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预测作用
6.2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金钱渴望的中介作用
6.3 稀缺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中未来情景思维和竞争不起中介作用
6.4 研究的意义
6.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稀缺量表
附录2 不道德行为决策量表
附录3 未来结果考虑量表
附录4 不道德决策量表
附录5 竞争取向问卷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J]. 徐富明,张慧,马红宇,邓颖,史燕伟,李欧.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2]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控制感的中介作用[J]. 陈冰,赵玉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05)
[3]未来取向研究概述[J]. 刘霞,黄希庭,普彬,毕翠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3)
本文编号:3327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2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