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权的限度 ——对罗尔斯《万民法》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1-08-15 02:39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保留了对法外国家进行战争干涉的权利,作者透过梳理《万民法》中相关的论述,对罗尔斯战争权的限度问题进行了重构。罗尔斯从自由主义的正义观念出发,在自由民主国家形成了万民法而被自由人民所尊重和遵守,而正派的人民因尊重万民法而被宽容接纳为万民社会的一员。人权对于罗尔斯的论证具有重要意义,万民法的第六条认为人权具有普遍性,罗尔斯的人权并不是逻辑演绎出来的,而是一种至关紧要的权利的合集,而依据国家对保障人权的程度决定了万民社会对其的外交原则。罗尔斯认为人权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外国家不尊重人权,甚至存在严重侵犯人权的状况,基于这样的理由,罗尔斯认为对法外国家进行战争干涉可以得到辩护。同时,罗尔斯认为法外国家具有危险性和侵略性,对世界安全和人权将造成威胁,那么以战争干涉强迫法外国家发生变化能够得到辩护。罗尔斯出于人权和世界安全对法外国家保留战争干涉的权利,作者并不赞同。罗尔斯的人权在制定过程中法外国家并没有参与,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的人权存在重大差异,不一定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可,同时强调人权高于主权将对国家的主权造成威胁,而最终无法保障人权。罗尔斯认为法外国家的内部制度使得法外国家具有侵...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案例引入
1.2、研究背景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意义
1.4.1、理论意义
1.4.2、现实意义
1.5、章节安排
二、罗尔斯论战争的权利
2.1、万民法的形成
2.2、万民社会的人权
2.3、战争权的论证
2.3.1、战争权的人权论证
2.3.2、战争权的安全论证
三、反驳罗尔斯的战争权论证
3.1、人权论证的反驳
3.2、安全论证的反驳
3.3、发动战争的界定不清晰
3.4、战争是一种恶
四、结论
4.1、限制战争权
4.1.1、战争权的强限制
4.1.2、战争权的弱限制
4.2、其它可能改善的路径
4.2.1、社群主义
4.2.2、商业和平论
4.2.3、构建世界联盟
4.2.4、历史的宽容
4.3、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一个批判性考察[J]. 高景柱. 道德与文明. 2015(03)
[2]罗尔斯和哈贝马斯论人权:对法律—政治方法的再思考[J]. 大卫·英格拉姆,刘玉贤. 国外理论动态. 2014(12)
[3]世界主义者对罗尔斯国际正义理论的反思与批评[J]. 杨通进. 世界哲学. 2012(06)
[4]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与人道主义干预[J]. 韦宗友.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10)
[5]先发制人战争的道义限度——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J].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08)
[6]论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J]. 刘贺青. 伦理学研究. 2009(01)
[7]康德与罗尔斯和平思想的伦理基础之比较[J]. 冉光仙. 道德与文明. 2008(04)
[8]试论万民法与全球正义的局限性[J]. 陈红英. 思想战线. 2006(04)
[9]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及其理论意义[J]. 杨云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从《战争与和平法》看“和平崛起”的国际法基础[J]. 罗国强. 比较法研究. 2005(06)
硕士论文
[1]罗尔斯“正义战争观”评析[D]. 高旋.山西大学 2016
[2]文化冲突与永久和平[D]. 徐善飞.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3675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案例引入
1.2、研究背景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意义
1.4.1、理论意义
1.4.2、现实意义
1.5、章节安排
二、罗尔斯论战争的权利
2.1、万民法的形成
2.2、万民社会的人权
2.3、战争权的论证
2.3.1、战争权的人权论证
2.3.2、战争权的安全论证
三、反驳罗尔斯的战争权论证
3.1、人权论证的反驳
3.2、安全论证的反驳
3.3、发动战争的界定不清晰
3.4、战争是一种恶
四、结论
4.1、限制战争权
4.1.1、战争权的强限制
4.1.2、战争权的弱限制
4.2、其它可能改善的路径
4.2.1、社群主义
4.2.2、商业和平论
4.2.3、构建世界联盟
4.2.4、历史的宽容
4.3、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一个批判性考察[J]. 高景柱. 道德与文明. 2015(03)
[2]罗尔斯和哈贝马斯论人权:对法律—政治方法的再思考[J]. 大卫·英格拉姆,刘玉贤. 国外理论动态. 2014(12)
[3]世界主义者对罗尔斯国际正义理论的反思与批评[J]. 杨通进. 世界哲学. 2012(06)
[4]西方正义战争理论与人道主义干预[J]. 韦宗友.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10)
[5]先发制人战争的道义限度——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例[J]. 周桂银.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08)
[6]论罗尔斯的正义战争观[J]. 刘贺青. 伦理学研究. 2009(01)
[7]康德与罗尔斯和平思想的伦理基础之比较[J]. 冉光仙. 道德与文明. 2008(04)
[8]试论万民法与全球正义的局限性[J]. 陈红英. 思想战线. 2006(04)
[9]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及其理论意义[J]. 杨云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从《战争与和平法》看“和平崛起”的国际法基础[J]. 罗国强. 比较法研究. 2005(06)
硕士论文
[1]罗尔斯“正义战争观”评析[D]. 高旋.山西大学 2016
[2]文化冲突与永久和平[D]. 徐善飞.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3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4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