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实现人与自然相分鸿沟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1-08-17 08:45
  “人与自然相分”导致全球性“生存困境”,其主要根源在于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的本体论思维,“是”与“应当”对立的传统价值观以及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生存困境”的严峻形势迫使有责任和良知的学者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自然价值论可谓是架起人与自然桥梁的理论基石。本论文立足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视域,分析全球性“生存困境”的严重现状,探究其种困境的深刻根源;进而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尝试跨越人与自然相分的鸿沟;形成一种基于自然价值论的人与自然合一的伦理思想。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人与自然相分诉求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2.1 人与自然相分势必导致生存困境
        2.1.1 近现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的生存困境
            2.1.1.1 人口危机
            2.1.1.2 环境危机
            2.1.1.3 资源危机
        2.1.2 生存困境的根源在于人与自然相分
            2.1.2.1 人与自然相分含义
            2.1.2.2 主客二分的本体论思维
            2.1.2.3 是与应当的哲学问题
            2.1.2.4 自然无主体性观念
    2.2 人与自然相分对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诉求
        2.2.1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伦理意蕴在于人与自然相合
        2.2.2 人与自然相分诉求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第三章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环境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自然价值论的提出
    3.2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基本特征
        3.2.1 自然价值的客观性
        3.2.2 自然价值的系统性
        3.2.3 自然价值的目的性
        3.2.4.自然价值的创造性
    3.3 人对自然的义务
        3.3.1 人对自然是否负有义务
        3.3.2 人对自然的义务
            3.3.2.1 政府对自然的义务
            3.3.2.2 企业对自然的义务
            3.3.2.3 个人对自然的义务
第四章 实现人与自然相合的思想基础与实践主张
    4.1 实现人与自然相合的思想基础
        4.1.1 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价值的系统性
            4.1.1.1 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
            4.1.1.2 肯定自然主体性的层次性是对人类惟一主体性的否定
            4.1.1.3 认同自然价值的系统性是对主客一体观念的肯定
        4.1.2 自然价值的客观性与自然价值的目的性和创造性
            4.1.2.1.是向应当过度的前提在于自然价值的客观性
            4.1.2.2 是向应当通达的可能性在于自然价值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4.2 实践主张
        4.2.1 环境伦理规范的社会化是一种人对自然相合的政府实践
            4.2.1.1 罗尔斯顿关于环境决策的伦理规范
            4.2.1.2 环境伦理规范与环境政策的社会化路径
        4.2.2 循环经济是一种人对自然相合的企业发展模式
            4.2.2.1 罗尔斯顿关于环境事务的伦理原则
            4.2.2.2 一种人与自然相合的企业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4.2.3 社会心理的调适是一种人对自然相合的践行
            4.2.3.1 罗尔斯顿关于敬畏自然的体认
            4.2.3.2 社会心理的调适
第五章 基于自然价值论的天人合一思想
    5.1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伦理思想
    5.2 一种自然价值论的"天人合一"思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347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47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