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3:23
随着数码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自媒体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普通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自媒体的产生让信息传播进入“平民时代”,自媒体的简单易用性以及良好的参与互动性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自媒体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方式随意性、获取信息主动性、社群聚合性以及参与互动性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伦理问题的产生,比如网络语言暴力、虚假信息的传播等。本论文从自媒体的特点出发,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究自媒体平台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并就目前自媒体存在的传播伦理问题,尝试从政府、自媒体行业以及公众三个层面提出构建和谐的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具体对策。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对自媒体的研究
1.2.2 关于媒介传播伦理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自媒体与传播伦理的理论概述
2.1 自媒体
2.1.1 自媒体的产生及发展
2.1.2 自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2.2 传播伦理
2.2.1 伦理的定义
2.2.2 传播伦理界说
2.3 自媒体传播伦理概述
第三章 自媒体传播伦理问题透析
3.1 自媒体传播伦理问题的产生及表现
3.1.1 传播主体平民化与话语权的博弈
3.1.2 传播内容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3.1.3 获取信息主动性与虚假消息的产生
3.1.4 社群聚合性与极端网络行为
3.1.5 参与互动性与“过度分享”行为
3.2 自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影响
3.2.1 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3.2.2 影响自媒体行业的发展
3.2.3 损害个人合法权益
第四章 自媒体传播伦理建构
4.1 构建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
4.1.1 自由与监管原则
4.1.2 公平与正义原则
4.1.3 权利与义务原则
4.1.4 自律与他律原则
4.1.5 诚信原则
4.2 构建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具体策略
4.2.1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4.2.2 鼓励和倡导行业自律
4.2.3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茧房[J]. 梁锋. 新闻前哨. 2013(01)
[2]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J]. 陈进华,张寿强. 江海学刊. 2012(06)
[3]自媒体规制中法律与伦理关系探析[J]. 蔡斐. 当代传播. 2012(05)
[4]新媒体影像传播的伦理冲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建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8)
[5]报刊利用微博内容涉及的版权问题探析[J]. 刘涵. 中国编辑. 2012(02)
[6]大众传媒与公共道德的重建[J]. 范红霞. 当代传播. 2011(06)
[7]关于英美等国骚乱事件的分析及其对我国加强完善互联网管理问题的启示[J]. 何广平. 公安研究. 2011(11)
[8]对网上言论自由法律边界的有益探索——评“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J]. 魏永征. 新闻记者. 2011(11)
[9]“人肉搜索”的伦理问题及原则[J]. 李晓红,张鹏.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韩国网络治理现状及启示[J]. 陈晓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6)
硕士论文
[1]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研究[D]. 张洁.河北经贸大学 2011
[2]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研究[D]. 晋晓兵.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9087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对自媒体的研究
1.2.2 关于媒介传播伦理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自媒体与传播伦理的理论概述
2.1 自媒体
2.1.1 自媒体的产生及发展
2.1.2 自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2.2 传播伦理
2.2.1 伦理的定义
2.2.2 传播伦理界说
2.3 自媒体传播伦理概述
第三章 自媒体传播伦理问题透析
3.1 自媒体传播伦理问题的产生及表现
3.1.1 传播主体平民化与话语权的博弈
3.1.2 传播内容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3.1.3 获取信息主动性与虚假消息的产生
3.1.4 社群聚合性与极端网络行为
3.1.5 参与互动性与“过度分享”行为
3.2 自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影响
3.2.1 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3.2.2 影响自媒体行业的发展
3.2.3 损害个人合法权益
第四章 自媒体传播伦理建构
4.1 构建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
4.1.1 自由与监管原则
4.1.2 公平与正义原则
4.1.3 权利与义务原则
4.1.4 自律与他律原则
4.1.5 诚信原则
4.2 构建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具体策略
4.2.1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4.2.2 鼓励和倡导行业自律
4.2.3 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茧房[J]. 梁锋. 新闻前哨. 2013(01)
[2]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J]. 陈进华,张寿强. 江海学刊. 2012(06)
[3]自媒体规制中法律与伦理关系探析[J]. 蔡斐. 当代传播. 2012(05)
[4]新媒体影像传播的伦理冲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周建青.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8)
[5]报刊利用微博内容涉及的版权问题探析[J]. 刘涵. 中国编辑. 2012(02)
[6]大众传媒与公共道德的重建[J]. 范红霞. 当代传播. 2011(06)
[7]关于英美等国骚乱事件的分析及其对我国加强完善互联网管理问题的启示[J]. 何广平. 公安研究. 2011(11)
[8]对网上言论自由法律边界的有益探索——评“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J]. 魏永征. 新闻记者. 2011(11)
[9]“人肉搜索”的伦理问题及原则[J]. 李晓红,张鹏.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10]韩国网络治理现状及启示[J]. 陈晓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06)
硕士论文
[1]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研究[D]. 张洁.河北经贸大学 2011
[2]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研究[D]. 晋晓兵.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9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4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