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伯纳德·威廉姆斯《真与真诚》第六章注疏

发布时间:2021-08-24 05:14
  本章节与威廉姆斯《真与真诚》的其他章节比较起来相对独立。威廉姆斯用比较精巧的方式将“准确”转化为了真理美德中的其中一项美德,并通过这种美德使信念与真理产生了直接的、显而易见的联系。整个论证的过程都是在与罗蒂理论的对峙与对话中稳步前行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肯定“真”的存在。最后,通过奥威尔《1984》中的相关内容,将准确美德伸展到了政治领域,丰富了“真诚”与“自由”的含义,凸显了“真”的必要性。本文采取的是注疏的形式,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需要的注疏之处已经分别列出。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理论背景综述
第二部分:注疏要点
    1、“是否真的有这样一种性质……就像如我正在设想的,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达到真理。”
    2、“对了解事实真相的兴趣可能与那些还原论的想法相去甚远。”
    3、“准确才能被恰当地处理为一种美德。”
    4、“在定义准确的时候我们必须提及真理”
    5、“我们的信念是如何与真理站在一起的。/一种有理由相信它为真的特殊的感觉。”
    6、“一种特别的关于真理的现实主义想法。”
    7、“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有在被纯粹事实密集覆盖的大地上才能进行它的工作。”
    8、“一种柏拉图式的误解”
    9、“科学所提供的那种自由感,这才是关键。”
    10、“对于价值,我们要给出的说明无需提到真理与虚假之间的区分。”
11、“很多权力的施行都是用一种必然性来直面它的受害者的,这种必然性是要在能够帮助受害者维持自身实在感的真理框架中才能被理解的。然而,奥威尔所设想的那种折磨不这样运行。它没有作出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分,颠覆了真信念,连同也破坏了受害者与世界的关系。……这是权力的一
    12、“他(罗蒂)仅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痛苦和屈辱的一,个人的信念被别人强加。但这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需要这一思想:人们的一些信念是真。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与他能够支配某些东西而又不能够支配某些东西根本相联的。没有这个思想,我们就不能最终认识到他的自
    13、“残忍是我们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罗蒂)
第三部分:附录(《真与真诚》第六章译文)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59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59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