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仁义——论老子仁义观兼议最初的儒道关系
发布时间:2021-10-14 11:48
老子不认同仁义,甚至要绝弃仁义。但绝弃仁义,不是向下沉沦为不仁不义,而是上达于大道。《老子》又名《道德经》,本来就在"言道德之意"。与仁义相比,道德不会沦为伪善,不会临人以德,不会事事干预,不会依贵贱亲疏而爱有差等,甚至不知道自己合乎道德。道家认为,仁义如果只用作个人修德,那就可以拥有一块存身之地;如果越出个人修德的铁门限来"矫"天下,那就失去存在的合法性。世人需要做的只是不相为害,圣人则需要达到比仁义更高的道德,两种场合都用不着仁义。在学派初创时期,老、孔只是就如何重建秩序提出各自的方案,孔子欲恢复传统,老子则批评传统,两人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没有相互攻讦。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先秦几个学派对仁的态度及其实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J]. 汪韶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老子》“三绝三弃”辨正[J]. 汪韶军.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8)
[3]仁义的道德价值与工具价值[J]. 胡永辉,洪修平. 哲学研究. 2015(08)
[4]论道家的仁义观——兼论道儒仁义观的区别[J]. 张松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436098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先秦几个学派对仁的态度及其实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价值多元论的庄子齐物论[J]. 汪韶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老子》“三绝三弃”辨正[J]. 汪韶军.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8)
[3]仁义的道德价值与工具价值[J]. 胡永辉,洪修平. 哲学研究. 2015(08)
[4]论道家的仁义观——兼论道儒仁义观的区别[J]. 张松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
本文编号:3436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3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