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的伦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14 08:56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不失为一位哲学家,确切地说是一位伦理学家。他的作品广泛地涉及到了伦理中的人性问题。他认识到人性中善恶并存。他认为人完全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走上一条基督之路,在苦难的净化下救赎灵魂,从而达到人性扬善去恶与道德完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思想中既有积极成份又有消极部分和局限。从伦理学角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思想进行探析,既有助于在哲学领域全面掌握其本人的各种思想学说,从他的人性思想中得到善的启发以提高人的道德自觉,又能丰富当代伦理学研究领域的内容。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前提
    第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产生的俄国时代背景
        一、十九世纪革命与改革中动荡的封建社会
        二、西方新思潮的涌入
        三、时代的道德危机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独特人生经历中的宗教情结和人性意识的形成
        一、作为作家的哲人
        二、独特人生经历与宗教情结中的人性意识觉醒
第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的伦理内涵
    第一节 人在道德层面上的有限性——人的善恶两重性
        一、始于原罪的人性固有之恶
        二、人的善恶两重性
    第二节 自由中的人性
        一、自由是人的本质
        二、自由与理性的对抗
        三、自由选择中的善恶
    第三节 走向道德与信仰的灵魂救赎与人性净化
        一、上帝的存在
        二、苦难与痛苦的意义——道德高尚与良心忏悔的必要
第三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
    第一节 以自由为前提的人的道德完善是打造理想社会的保障
    第二节 肯定了宗教信仰对道德完善的重要性
    第三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性思想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理论及其对工业文明的批判[J]. 安启念.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3)
[2]称量一切:界定人性——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思想综论之一[J]. 张冰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3]《了凡四训》的民间伦理思想研究[J]. 肖群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硕士论文
[1]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道德主题和宗教意识[D]. 李劲.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3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