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欲、成德与王道——儒家人欲观与道德理论的逻辑建构

发布时间:2021-10-17 03:44
  儒家将修德视为君主治国乃至成就一切事功之本。孔子再三强调君主德行垂范,以道德修为而使天下归心。孟子认为人性其善端可引导扩充为现实道德,荀子对人性中可能致恶的本能欲望进行自觉防范与节制,二人在各自立场上导其善而抑其恶。儒家承认人的求生本能与感官欲求对于维持生命存在不可或缺,在道德层面却依然要求统治阶层寡欲或节欲。儒家道德高标难及,远非现实君主其庸常人性所能堪;其道德操守严毅,惟有志道据德的寥寥数人可属其类。儒家洞悉人性与世事,却再三说服君主从事对抗本能的道德行为。然而儒家以道德手段欲成政治功效的治国思路终究未被采纳。同时儒家思想理念中其道德应有的普遍性、自觉性与自足性皆囿于历史局限而未得以彰显。 

【文章来源】:齐鲁学刊. 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拨乱以反正:儒家对天下治乱的道德回应
二、儒家对人性之欲的审视与道德逻辑的开展
三、迂远而阔于事情:儒家道德理路的价值判断
四、曲愈高而和弥寡:儒家以德修身治世的理论反思



本文编号:3441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41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