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19:05
  儒家经权思想是关于道德选择的理论思考,涉及到守经与权变两个方面,说明了行为主体在具体情境下,尤其是在道德冲突中,如何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坚持道德价值较高的道德原则规范、实现道德理想。儒家经权思想中的“经”是指人们在通常情况下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权”是指在具体境遇中行为主体对本该遵守的“经”所做的灵活性变通。在经权关系中,“经”居于主导、决定的地位,“权”则处于从属、服从的地位,但两者又紧密联系,共同为封建统治服务。经权思想渊源于孔子,并得到了各时期儒家思想家的研究和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重要的环节之一。儒家经权思想中守经行权、通权达变的主旨,体现了它主张善分等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主体的选择自由及限度的理论实质;通过与法家、墨家、道家的相关思想相比较,儒家经权思想显示出守经至上、择善唯大、唯德是从的理论特点;儒家经权思想在其运用层面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表现为:首先它的运用主体应该具备仁、智、勇的品性,然后它的运用实质是行为主体在道德实践的具体情境中的一种特殊的道德选择,最后它的运用范围是行为主体所处的具体情境,主要是在道德冲突中。这些都彰显了儒家经权...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儒家经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儒家经权思想概说
        一、儒家经权思想的内涵
        二、经与权的含义
        三、经与权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演变
        一、儒家经权思想的理论起点
        二、儒家经权思想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
    第一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理论实质
        一、主张善分等次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四、主体选择的自由及限度
    第二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理论特点
        一、守经至上
        二、择善唯大
        三、唯德是从
    第三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运用特色
        一、运用主体—具备仁、智、勇的品性
        二、运用实质—特殊的道德选择
        三、运用范围—道德实践的具体情境
第三章 儒家经权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意义
    第一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积极影响
        一、肯定主体选择自由及化解道德冲突矛盾
        二、增添儒家思想活力与丰富儒家思想体系
    第二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消极影响
        一、守经对权变的局限
        二、权变限制对民众道德觉悟的否定
    第三节 儒家经权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道德冲突的启发
        二、对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宋经权观比较析论——兼谈朱陈之辩[J]. 刘增光.  孔子研究. 2011(03)
[2]守经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J]. 平飞.  江海学刊. 2011(02)
[3]后现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道德[J]. 向玉乔.  哲学研究. 2010(02)
[4]一种具体而又超越的智慧——论孟子的经权思想[J]. 张晔.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道德权变与道德冲突的消解[J]. 王贵堂.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6]庄子经权思想探微——兼与儒家经权观比较[J]. 万勇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09(04)
[7]论先秦儒家经权思想[J]. 赵丽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01)
[8]论中国古代儒家的权变思想[J]. 雷信来.  大理学院学报. 2009(01)
[9]论儒家经权观的历史意义[J]. 谢裕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柳宗元“经权”观发微[J]. 李伏清.  求索. 2008(03)

硕士论文
[1]董仲舒的经权伦理思想探微[D]. 周贝利.山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7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47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