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青年道德涵养——基于《群书治要》的教化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1-10-23 00:32
德育是青年发展所应关注的首要问题。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精神标识,其形式简明、受众广泛,易于理解且深入人心,成为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父子有亲"是传统伦理思想的发端,孝道精神有助于增强个人进德修业和民族凝聚力。"夫妇有别"五伦构建的枢纽和保障,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理念对于导正青年家庭意识、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积极意义。"君臣有义"及"朋友有信"是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工作关系与朋友关系对于青年就业创业,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入具有重要作用。五伦思想重视人类情感发展的自然规律,对于青年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33(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伦理文化与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
二、伦理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 形式简明性与受众广泛性
(二) 地位基础性与内容合理性
三、伦理文化的内在逻辑与现代意义
(一) 伦理发端与青年道德基础
(二) 伦理保障机制与青年家庭意识
(三) 伦理延展与青年社会融入
四、结语
本文编号:3452118
【文章来源】: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33(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伦理文化与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
二、伦理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 形式简明性与受众广泛性
(二) 地位基础性与内容合理性
三、伦理文化的内在逻辑与现代意义
(一) 伦理发端与青年道德基础
(二) 伦理保障机制与青年家庭意识
(三) 伦理延展与青年社会融入
四、结语
本文编号:3452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5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