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10:12
社会转型为新的经济伦理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伦理问题滋生的温床。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变迁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错动、变迁和调整。经济伦理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伦理。当前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所内涵的经济伦理要求与经济伦理现实之间的错动、震荡和演化。由于经济伦理之于经济制度,既有适应性,又有超越性,新的经济伦理体系的建构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又要实现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超越。 本文从经济伦理概念的界定出发,分析了经济伦理的特征、回顾了经济伦理问题的缘起并对当前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观点进行了评介,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探讨了研究经济伦理问题的意义。对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进行了现象学描述,剖析阐述了其形成发展的深刻历史动因。论文最后阐述了经济伦理建构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关系;尝试性地归纳提出了经济伦理建构的原则并分析了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辨证关系。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一、 经济伦理的一般理论概述
(一)、 经济伦理的概念、特征
(二)、 经济伦理问题的缘起及对当前几个主要理论流派观点的评介
1、 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兴起
2、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进展
3、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1、 经典作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2、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辨析
1.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的划分
2. 经济伦理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伦理问题
3.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与市场经济制度
三、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的建构
(一)、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的意义
1、 现实的需要
2、 理论上的急需
3、 坚持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的建构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1、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其基础
2、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必须坚持选择、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3、 包括经济伦理在内的整个道德体系都要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4、 “适应”与“超越”是新的经济伦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秩序变迁中的价值理念[J]. 田海平. 天津社会科学. 1999(01)
[2]经济道德与经济制度[J]. 陈彩虹. 学习与探索. 1998(05)
[3]略析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精神[J]. 吴灿新. 岭南学刊. 1998(04)
[4]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J]. 樊浩. 学海. 1997(04)
[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建设的起点与目标[J]. 李萍. 学术研究. 1997(07)
[6]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J]. 厉以宁. 哲学研究. 1997(06)
[7]从伦理学角度看市场经济[J]. 龙兴海.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04)
[8]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 张明安,盛国军.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5)
[9]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J]. 张谷,黄英,冯勤. 管理世界. 1994(03)
[10]市场经济与现代中国伦理的转换点[J]. 樊浩.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4(01)
本文编号:3455096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引言
一、 经济伦理的一般理论概述
(一)、 经济伦理的概念、特征
(二)、 经济伦理问题的缘起及对当前几个主要理论流派观点的评介
1、 西方“经济伦理学”的兴起
2、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进展
3、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1、 经典作家的经济伦理思想
2、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辨析
1.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的划分
2. 经济伦理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伦理问题
3.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问题与市场经济制度
三、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的建构
(一)、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建构的意义
1、 现实的需要
2、 理论上的急需
3、 坚持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社会转型期经济伦理的建构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1、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作为其基础
2、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伦理,必须坚持选择、继承和创新相统一
3、 包括经济伦理在内的整个道德体系都要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4、 “适应”与“超越”是新的经济伦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秩序变迁中的价值理念[J]. 田海平. 天津社会科学. 1999(01)
[2]经济道德与经济制度[J]. 陈彩虹. 学习与探索. 1998(05)
[3]略析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精神[J]. 吴灿新. 岭南学刊. 1998(04)
[4]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J]. 樊浩. 学海. 1997(04)
[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建设的起点与目标[J]. 李萍. 学术研究. 1997(07)
[6]关于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J]. 厉以宁. 哲学研究. 1997(06)
[7]从伦理学角度看市场经济[J]. 龙兴海.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6(04)
[8]墨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 张明安,盛国军.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5)
[9]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J]. 张谷,黄英,冯勤. 管理世界. 1994(03)
[10]市场经济与现代中国伦理的转换点[J]. 樊浩.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4(01)
本文编号:3455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5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