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02:05
经济、政治与伦理的契合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特性之一,对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研究需要沟通三者。本论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思想脉络发展为线索,以经济伦理问题为截面,着重考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于经济伦理思想的影响,理清主要思想家对经济生活伦理认知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经济与伦理实现人性互动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依据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在人本与德性的回响交替中不断演绎和深化的主要特征,探寻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与中国现实相契合的成分和维度,展现其作为经济伦理思想理论渊源的重要价值,从而揭示其当代启示。从内容上,本文将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划分为财富观、分工论、幸福观、公正观四部分,围绕着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人本与德性的特征逐次展开,最后总结分析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于我国经济伦理建设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导言:强调了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地位;对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说明;对经济伦理概念做出解析。第一章“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况”:依据对古希腊经济生活简况的考察,对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做出概略。第二章“财富观”:财富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况
1.1 古希腊经济生活简况
1.2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略
第2章 财富观
2.1 占有与交换:荷马时代的财富占有观
2.1.1 财富的占与夺
2.1.2 财富的换与赠
2.2 选择与效率:赫西俄德的资源稀缺观
2.2.1 本分劳动致富
2.2.2 劳动是财富之母
2.2.3 荷马与赫西俄德的对立
2.3 法制与财产:梭伦的非牟利
2.3.1 《解负令》化解社会危机
2.3.2 确立财产专属权
2.3.3 推崇中等阶级
2.4 财产与财富:色诺芬的财富效用论
2.4.1 财富即是有益
2.4.2 手段的公正性
2.5 分配与公平:柏拉图的财产共有论
2.5.1 财富要靠主体奋斗
2.5.2 财富性质与主体欲望相关
2.5.3 财产共有的共同体
2.6 价值与积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增殖说
2.6.1 财富就是“善”手段的集合
2.6.2 财富要自然增殖
2.6.3 为私有财产辩护
第3章 分工论
3.1 分工与技能:荷马史诗的“体脑差别”说
3.2 分工与身心:色诺芬的自然差别说
3.2.1 分工是家庭合作的基础
3.2.2 分工带来和谐秩序
3.2.3 分工取决于人的有限性
3.2.4 责任与品行利益攸关
3.2.5 过度细化分工对人的危害
3.3 分工与等级:柏拉图的天赋职业说
3.3.1 个体需求使分工必要
3.3.2 天然禀赋使分工必须
3.3.3 国家源于经济利益
3.3.4 分工源于神的赋予
3.4 分工与制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服从论
3.4.1 城邦是经济性公民社会组织
3.4.2 奴隶制的经济合理性
3.4.3 管理家庭取决于经济地位
第4章 幸福观
4.1 农业与幸福:色诺芬的幸福生存论
4.1.1 农业是一种享乐
4.1.2 农业生活与美德相联
4.2 金钱与幸福:柏拉图的“福仁一致”说
4.2.1 幸福与美德紧密相联
4.2.2 幸福在于财富的正当运用
4.3 财富与幸福: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完善说
4.3.1 幸福具有完满性
4.3.2 最高善的自我实现性
4.3.3 最大幸福就是最高善
4.4 外物与幸福:伊壁鸠鲁的“心宁致福”说
4.4.1 哲学治疗术
4.4.2 快乐是幸福本源
4.4.3 幸福、美德和快乐紧密相连
4.4.4 哲学是宁静致福的养生法
4.4.5 幸福观的魅力
第5章 公正观
5.1 数目的癖好:毕达哥拉斯的完满和谐论
5.1.1 学说的平等倾向
5.1.2 数目范型的和谐与秩序
5.2 自由的价值:德谟克利特的平等论
5.2.1 公正的主观效用性
5.2.2 人应按良心行事
5.2.3 公正与自由的比照
5.3 外贸的公正:色诺芬的国民待遇说
5.3.1 对外贸易的普遍信任
5.3.2 对人自我价值的尊重
5.4 哲理的统治:柏拉图的和谐秩序说
5.4.1 城邦是经济生活所需
5.4.2 国家与个人价值同构
5.4.3 人际差异致和谐秩序
5.5 几何的比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
5.5.1 公正的普遍与特殊
5.5.2 公正类型的区分
5.5.3 公正德性变几何比例
第6章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6.1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评述
6.1.1 人本主义关怀
6.1.2 德性主义立场
6.1.3 直观的质朴性
6.2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6.2.1 理论价值启示
6.2.2 实践意义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J]. 廖申白. 道德与文明. 2007(05)
[2]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之比较[J]. 高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3]古希腊城邦政治伦理之中的中庸精神初探[J]. 王宏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6)
[4]从“万物皆数”到“宇宙和谐”——近代科学家理论创造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趋势[J]. 陈国友.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1)
[5]伊壁鸠鲁的“哲学治疗”解析[J]. 毛华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营造快乐的伊壁鸠鲁自然哲学[J]. 曹欢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4)
[7]浅析《荷马史诗》中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J]. 许德华,魏丽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01)
[8]“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价值[J]. 汪荣有. 哲学研究. 2007(03)
[9]文明轴心期的思趣之一——论古希腊朴素的社会发展观[J]. 田军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01)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问题探微[J]. 杨丽萍. 广西社会科学. 2006(10)
本文编号:3456434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况
1.1 古希腊经济生活简况
1.2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概略
第2章 财富观
2.1 占有与交换:荷马时代的财富占有观
2.1.1 财富的占与夺
2.1.2 财富的换与赠
2.2 选择与效率:赫西俄德的资源稀缺观
2.2.1 本分劳动致富
2.2.2 劳动是财富之母
2.2.3 荷马与赫西俄德的对立
2.3 法制与财产:梭伦的非牟利
2.3.1 《解负令》化解社会危机
2.3.2 确立财产专属权
2.3.3 推崇中等阶级
2.4 财产与财富:色诺芬的财富效用论
2.4.1 财富即是有益
2.4.2 手段的公正性
2.5 分配与公平:柏拉图的财产共有论
2.5.1 财富要靠主体奋斗
2.5.2 财富性质与主体欲望相关
2.5.3 财产共有的共同体
2.6 价值与积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增殖说
2.6.1 财富就是“善”手段的集合
2.6.2 财富要自然增殖
2.6.3 为私有财产辩护
第3章 分工论
3.1 分工与技能:荷马史诗的“体脑差别”说
3.2 分工与身心:色诺芬的自然差别说
3.2.1 分工是家庭合作的基础
3.2.2 分工带来和谐秩序
3.2.3 分工取决于人的有限性
3.2.4 责任与品行利益攸关
3.2.5 过度细化分工对人的危害
3.3 分工与等级:柏拉图的天赋职业说
3.3.1 个体需求使分工必要
3.3.2 天然禀赋使分工必须
3.3.3 国家源于经济利益
3.3.4 分工源于神的赋予
3.4 分工与制度: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服从论
3.4.1 城邦是经济性公民社会组织
3.4.2 奴隶制的经济合理性
3.4.3 管理家庭取决于经济地位
第4章 幸福观
4.1 农业与幸福:色诺芬的幸福生存论
4.1.1 农业是一种享乐
4.1.2 农业生活与美德相联
4.2 金钱与幸福:柏拉图的“福仁一致”说
4.2.1 幸福与美德紧密相联
4.2.2 幸福在于财富的正当运用
4.3 财富与幸福:亚里士多德的精神完善说
4.3.1 幸福具有完满性
4.3.2 最高善的自我实现性
4.3.3 最大幸福就是最高善
4.4 外物与幸福:伊壁鸠鲁的“心宁致福”说
4.4.1 哲学治疗术
4.4.2 快乐是幸福本源
4.4.3 幸福、美德和快乐紧密相连
4.4.4 哲学是宁静致福的养生法
4.4.5 幸福观的魅力
第5章 公正观
5.1 数目的癖好:毕达哥拉斯的完满和谐论
5.1.1 学说的平等倾向
5.1.2 数目范型的和谐与秩序
5.2 自由的价值:德谟克利特的平等论
5.2.1 公正的主观效用性
5.2.2 人应按良心行事
5.2.3 公正与自由的比照
5.3 外贸的公正:色诺芬的国民待遇说
5.3.1 对外贸易的普遍信任
5.3.2 对人自我价值的尊重
5.4 哲理的统治:柏拉图的和谐秩序说
5.4.1 城邦是经济生活所需
5.4.2 国家与个人价值同构
5.4.3 人际差异致和谐秩序
5.5 几何的比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
5.5.1 公正的普遍与特殊
5.5.2 公正类型的区分
5.5.3 公正德性变几何比例
第6章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6.1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评述
6.1.1 人本主义关怀
6.1.2 德性主义立场
6.1.3 直观的质朴性
6.2 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6.2.1 理论价值启示
6.2.2 实践意义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J]. 廖申白. 道德与文明. 2007(05)
[2]伊壁鸠鲁快乐主义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之比较[J]. 高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7)
[3]古希腊城邦政治伦理之中的中庸精神初探[J]. 王宏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6)
[4]从“万物皆数”到“宇宙和谐”——近代科学家理论创造的毕达哥拉斯主义趋势[J]. 陈国友.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7(01)
[5]伊壁鸠鲁的“哲学治疗”解析[J]. 毛华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6]营造快乐的伊壁鸠鲁自然哲学[J]. 曹欢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04)
[7]浅析《荷马史诗》中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倾向[J]. 许德华,魏丽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01)
[8]“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价值[J]. 汪荣有. 哲学研究. 2007(03)
[9]文明轴心期的思趣之一——论古希腊朴素的社会发展观[J]. 田军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01)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问题探微[J]. 杨丽萍. 广西社会科学. 2006(10)
本文编号:3456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5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