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21-11-05 07:02
  诚信问题是现实社会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重大难题,也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经济分析与伦理分析相统一等方法,首先,从文化探源入手,阐明了中国传统、西方社会和马克思主义诚信观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失信的严重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现实国情,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的忠诚、诚实、信任、信用等诚信观念体系。最后,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市场主体的层面上,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有所贡献。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诚信观念的文化探源
    1.1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
    1.2 西方社会的诚信观
    1.3 马克思主义的诚信观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诚信
        2.1.1 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2.1.2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
        2.1.3 诚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2.2 我国当前经济领域失信的主要表现
    2.3 我国当前经济领域失信的基本原因
三、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观
    3.1 继承中国传统诚信精华并进行现代提升
    3.2 借鉴西方诚信的有益因素并为我所用
    3.3 立足现实,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观
四、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1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4.2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
    4.3 建立健全政府信用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诚信研究综述[J]. 赵爱玲.  道德与文明. 2004(01)
[2]传统诚信的现代性转型和后现代趋向[J]. 陆晓禾.  道德与文明. 2003(06)
[3]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 陈延斌,王体.  道德与文明. 2003(06)
[4]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J]. 龚耘,胡向辉.  社会主义研究. 2003(03)
[5]论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的全面发展[J]. 黄志斌.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03)
[6]政府信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J]. 沈海军.  社会主义研究. 2003(01)
[7]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 赵士辉.  道德与文明. 2003(01)
[8]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J]. 刘加华,雷俊忠,喻进.  理论与改革. 2003(01)
[9]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 龙静云.  思想教育研究. 2003(01)
[10]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基[J]. 袁贵礼,赵艳芹.  经济论坛. 2002(18)



本文编号:3477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77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