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5 08:41
安·兰德(Ayn Rand),俄裔美国籍女作家、哲学家,她是美国近代以来极富影响力且备受争议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本文首先论述了安·兰德客观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从社会背景来看,兰德与家人早年在俄国深受十月革命等动荡局势的迫害,使得她极为厌恶俄式统治。后来她迁居美国,拥有自由主义氛围的美国给予了她实现梦想的动力和乐土。在理论渊源上,兰德思想的理论来源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想、尼采人本主义思想及美国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思想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接下来着重梳理了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客观主义哲学系统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人认识事物理性的过程,其中的认知原则可简单归结为现实是绝对的客观实在,而人们正是根据现实的绝对性来判断事物的对错。接下来以个人是理性的生命为基点,展开论证了人为了维持理性生命必须追求理性私利和理性价值。而在兰德看来,幸福作为人生活的最终目的其含义便是个人理性价值的实现,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客观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规范——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即为合理性、创造性和自尊的美德。在社会公共领域层面,安·兰德极力推崇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即政经分离的资本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社会背景
(一) 动荡的俄国岁月
(二) 追寻梦想的美国生活
二、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想
(二) 尼采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三) 美国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思想
第二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客观主义哲学的思想
(一) 现实是绝对的客观存在
(二) 理性是人类唯一的生存方式
二、客观主义伦理学的思想:理性利己主义
(一) 理性生命
(二) 理性私利和理性价值
(三) 个人理性价值的实现——幸福
(四) 理性价值的实现方式——合理性、创造性和自尊的美德
三、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
(一) 权利和不可剥夺的人权
(二) 自由国家
(三) 政经分离的资本主义
第三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及其辩护
一、对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
(一) “事实—价值”命题论争
(二) “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争
(三) 乌托邦式的“高尔特峡谷”
二、对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辩护
(一) 美德之师:理性——关于是否能做到理性之争论
(二) 生存方式论争——停滞不前是否是神圣的权利
(三) 利己主义者之间的利益是否“冲突”
结语
一、安·兰德思想的非理性看法
二、导致非理性看法的原因——“兰德式”解释
三、成为“理性”之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践理性观念的发生及其问题——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J]. 侯振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性政治学[J]. 李涛. 哲学动态. 2012(11)
[3]尼采对理性主义的颠覆[J]. 王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美国价值观之个人主义研究[J]. 晁宏晏. 山花. 2012(18)
[5]个人主义:当代政治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J]. 周枫.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5)
[6]西方个人主义的逻辑矛盾与发展困境[J]. 王玉荣. 学术论坛. 2012(08)
[7]塑造积极的自我——再谈杜威的“新个人主义”理论[J]. 李志强,刘丽珊.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7)
[8]安·兰德“理性利己”道德观及其德育意蕴[J]. 周全. 基础教育. 2012(02)
[9]尼采“日神-酒神说”探微[J]. 孙秀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10]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关系再省思[J]. 龚秀勇. 理论与改革. 2012(01)
硕士论文
[1]“自私的美德”:安·兰德伦理学思想述评[D]. 梁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8
[2]安·兰德思想研究[D]. 周礼.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 周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7466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社会背景
(一) 动荡的俄国岁月
(二) 追寻梦想的美国生活
二、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思想
(二) 尼采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三) 美国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思想
第二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客观主义哲学的思想
(一) 现实是绝对的客观存在
(二) 理性是人类唯一的生存方式
二、客观主义伦理学的思想:理性利己主义
(一) 理性生命
(二) 理性私利和理性价值
(三) 个人理性价值的实现——幸福
(四) 理性价值的实现方式——合理性、创造性和自尊的美德
三、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
(一) 权利和不可剥夺的人权
(二) 自由国家
(三) 政经分离的资本主义
第三章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及其辩护
一、对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
(一) “事实—价值”命题论争
(二) “权利”与“义务”关系之争
(三) 乌托邦式的“高尔特峡谷”
二、对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思想的辩护
(一) 美德之师:理性——关于是否能做到理性之争论
(二) 生存方式论争——停滞不前是否是神圣的权利
(三) 利己主义者之间的利益是否“冲突”
结语
一、安·兰德思想的非理性看法
二、导致非理性看法的原因——“兰德式”解释
三、成为“理性”之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践理性观念的发生及其问题——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J]. 侯振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性政治学[J]. 李涛. 哲学动态. 2012(11)
[3]尼采对理性主义的颠覆[J]. 王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美国价值观之个人主义研究[J]. 晁宏晏. 山花. 2012(18)
[5]个人主义:当代政治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J]. 周枫.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5)
[6]西方个人主义的逻辑矛盾与发展困境[J]. 王玉荣. 学术论坛. 2012(08)
[7]塑造积极的自我——再谈杜威的“新个人主义”理论[J]. 李志强,刘丽珊.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7)
[8]安·兰德“理性利己”道德观及其德育意蕴[J]. 周全. 基础教育. 2012(02)
[9]尼采“日神-酒神说”探微[J]. 孙秀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10]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关系再省思[J]. 龚秀勇. 理论与改革. 2012(01)
硕士论文
[1]“自私的美德”:安·兰德伦理学思想述评[D]. 梁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8
[2]安·兰德思想研究[D]. 周礼.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 周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7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7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