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5:0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更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已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和谐社会明确写入了党的章程。这种理想社会的实现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理想人格作为基础和支撑。因为,理想人格是和谐社会中人们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人格典范,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时代文化理想、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理想人格一旦确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具有现实指导性和情感意志的鼓舞性。如何培养新时期的国民理想人格,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理想人格的生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提供更加充分的经济物质条件、更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更完备的社会法律体系以及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为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和谐是围绕人的和谐、是以人为主体的和谐、是靠人去创造的和谐,理想人格的培养能起到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历史作用。本文立足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在考察传统理想人格理论的基础上,依据人格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和谐社会
        1.4.2 人格
        1.4.3 理想人格
第2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
    2.1 和谐社会构建与理想人格培养
        2.1.1 和谐社会构建为理想人格培养提出新要求
        2.1.2 理想人格培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支撑
    2.2 和谐社会构建中理想人格培养的依据
        2.2.1 全面发展理论
        2.2.2 人格形成理论
    2.3 理想人格培养的具体内容
        2.3.1 倡导自省自律,达到自尊独立
        2.3.2 开展素质教育,实现开拓创新
        2.3.3 继承优良传统,实现诚信友爱
        2.3.4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德法并重
        2.3.5 崇尚和谐之美,实现情理相融
第3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理想人格培养的现状分析
    3.1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想人格培养现状
        3.1.1 由自卑依附向自尊独立逐渐转型
        3.1.2 封闭守旧依然存在,创新精神欠缺
        3.1.3 崇尚先进的道德,失信问题仍然突出
        3.1.4 追求公平正义,但法制意识依然淡薄
        3.1.5 情感因素缺乏,极端功利理性倾向明显
    3.2 影响理想人格培养的因素分析
        3.2.1 旧思想与体制的影响,导致自我意识不强
        3.2.2 全球化趋势的冲击,导致道德价值观偏离
        3.2.3 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情感认同
        3.2.4 民主法治制度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
        3.2.5 素质教育职能不明显,创新精神缺乏
第4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理想人格培养的对策
    4.1 明确理想人格培养的目标
        4.1.1 人格的传承与创新
        4.1.2 人格的和谐与统一
    4.2 强化理想人格培养的原则
        4.2.1 与时俱进的原则
        4.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4.2.3 个体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原则
        4.2.4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2.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3 探索理想人格培养的有效方法
        4.3.1 自我内省法
        4.3.2 环境改善法
        4.3.3 引导塑造法
        4.3.4 实践锻炼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489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89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