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先秦人性论与韩非的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2021-11-11 17:35
  中国哲学史上存在人性论与人情论之别。"性"作为客体存在,只有有无(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无善悪的价值问题。善悪属于主体主观的价值判断,与客体的存在无关,而无真假值。孟荀将道德价值与"性"挂钩,其人性论的论证逻辑是失败的。韩非则将道德价值与"利"挂钩,实为先秦时期的人情论。韩非虽批评人性好利的负面作用,但他不是性恶论者,他讨论的是经验层面的人情,这种人情正是周秦之际中央集权制和私有土地制度反映。统治与被统治的基础不再是宗法封建的血缘关系,而是"自为"的利害关系。这当是认同"文武之道"的儒家和认同变法的法家之间的区别。韩非所提出的好利恶害的人情论是早于霍布士二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 

【文章来源】:国学学刊. 2019,(01)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性者天生之质
老子与庄子论“性”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人之有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今人之性, 生而有好利焉
义, 利;不义, 害
人情有好恶, 故民可治
韩非不是性恶论而是人情论
君臣之利异, 故人臣莫忠
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



本文编号:3489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89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