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民生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11:45
民生伦理是政府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指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各方面政策来解决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既包括制度安排,又包含道德关怀。先秦儒家具有丰富的重民、保民思想,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为适应现实需要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惠及民生的思想主张和制度构想。先秦儒家民生伦理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历史渊源、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对于先秦儒家民生伦理思想,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又要看到它散发的人道主义光辉,其理论精华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民”、“民生”、“民生伦理”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民”的内涵
一、 民—奴隶说
二、 民—指农民
三、 民—亦指士农工商四阶层
四、 民—泛指人
第二节 “民生”的内涵
一、 古代“民生”的内涵
二、 近代“民生”的内涵
三、 现代“民生”的内涵
第三节 “民生伦理”的界定
一、 民生伦理—政府与民众间的伦理关系
二、 民生伦理—民生决策的道德评价
三、 民生伦理—以整体性视阈对人的关注
第二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历史溯源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历史溯源
一、 早期的民生意识
二、 西周时期民生伦理的萌芽
第二节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形成背景
一、 生产力的发展对民生的影响
二、 政治格局的改变与民生
三、 对民生的关注是百家争鸣的重要主题
第三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仁爱观
一、 儒家仁爱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的仁爱与民生
第二节 民本观
一、 儒家民本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民本观的民生主题
第三节 儒家义利观
一、 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的义利观与民生问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孔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养民、富民的经济思想
二、 大同、小康的社会愿景
三、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仁政理论
二、 经济方针
三、 社会救济思想
四、 “明人伦”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荀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隆礼重法的执政理念
二、 经济方针
三、 教化思想
第四节 孔孟荀民生伦理的特点及思想限度
一、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特点
二、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思想限度
第五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我国的民生现状
一、 收入分配差异过大
二、 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
三、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四、 房价居高不下
第二节 儒家民生伦理的当代意义
一、 坚持执政为民
二、 加强富民、惠民的经济制度
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民生概念与民生思想初探[J]. 程潮,张金兰. 现代哲学. 2011(06)
[2]税赋、民生与政治道德——从先秦儒家的税赋讨论谈起[J]. 关健英. 伦理学研究. 2011(06)
[3]论儒家“与民同乐”的民生关切[J]. 胡发贵.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民生伦理:关于民生问题的伦理学诠释[J]. 陈进华. 哲学研究. 2010(03)
[5]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J]. 王小锡,张志丹.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3)
[6]中国特色的民生伦理论纲[J]. 罗建文,王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7]“恒产”与“恒心”——论儒家伦理的实证倾向与民生关怀[J]. 胡发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8]孔子评价中的一个问题—人、民辨[J]. 李启谦. 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4)
本文编号:3490847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民”、“民生”、“民生伦理”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民”的内涵
一、 民—奴隶说
二、 民—指农民
三、 民—亦指士农工商四阶层
四、 民—泛指人
第二节 “民生”的内涵
一、 古代“民生”的内涵
二、 近代“民生”的内涵
三、 现代“民生”的内涵
第三节 “民生伦理”的界定
一、 民生伦理—政府与民众间的伦理关系
二、 民生伦理—民生决策的道德评价
三、 民生伦理—以整体性视阈对人的关注
第二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历史溯源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历史溯源
一、 早期的民生意识
二、 西周时期民生伦理的萌芽
第二节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形成背景
一、 生产力的发展对民生的影响
二、 政治格局的改变与民生
三、 对民生的关注是百家争鸣的重要主题
第三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仁爱观
一、 儒家仁爱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的仁爱与民生
第二节 民本观
一、 儒家民本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民本观的民生主题
第三节 儒家义利观
一、 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二、 儒家的义利观与民生问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孔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养民、富民的经济思想
二、 大同、小康的社会愿景
三、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孟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仁政理论
二、 经济方针
三、 社会救济思想
四、 “明人伦”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荀子的民生伦理思想
一、 隆礼重法的执政理念
二、 经济方针
三、 教化思想
第四节 孔孟荀民生伦理的特点及思想限度
一、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特点
二、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思想限度
第五章 先秦儒家民生伦理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我国的民生现状
一、 收入分配差异过大
二、 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
三、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四、 房价居高不下
第二节 儒家民生伦理的当代意义
一、 坚持执政为民
二、 加强富民、惠民的经济制度
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民生概念与民生思想初探[J]. 程潮,张金兰. 现代哲学. 2011(06)
[2]税赋、民生与政治道德——从先秦儒家的税赋讨论谈起[J]. 关健英. 伦理学研究. 2011(06)
[3]论儒家“与民同乐”的民生关切[J]. 胡发贵.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4]民生伦理:关于民生问题的伦理学诠释[J]. 陈进华. 哲学研究. 2010(03)
[5]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J]. 王小锡,张志丹.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3)
[6]中国特色的民生伦理论纲[J]. 罗建文,王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7]“恒产”与“恒心”——论儒家伦理的实证倾向与民生关怀[J]. 胡发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8]孔子评价中的一个问题—人、民辨[J]. 李启谦. 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04)
本文编号:3490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908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