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关于动物解放论的分析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1-11-19 19:40
  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责任。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权利问题是环境伦理学要讨论的核心课题之一,其中动物的权利问题又是当代环境伦理学试图打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突破口。彼得·辛格于1975年所著的《动物解放》一书,便是一本极力主张将道德关怀拓展到动物的经典之作。辛格有关动物的“道德地位”是基于一种低于理性自律的意识能力来进行论证的,或者是从道德主体的“感受性”方面来说明动物的权利,并以此来扩展动物的道德地位的。辛格的理论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仁慈主义”的动物保护伦理相比而言,无疑是一种明确而又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当代其他环境伦理学,诸如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保罗·W·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等相比较,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而且在实践层面上它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在纷繁复杂的实践面前,它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一样,均不能提供一种明确的理论指南。尽管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有关人...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的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2.1 “动物解放”论的基本内容
        2.1.1 “动物解放”论的核心
        2.1.2 “动物解放”论的原则
        2.1.3 “动物解放”论的目标
    2.2 以往的动物保护主义
        2.2.1 动物保护主义的发展轨迹
        2.2.2 近代“仁慈主义”的动物保护思想
        2.2.3 辛格对以往动物保护主义的检视
        2.2.4 动物解放主义与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
第3章 “动物解放”论与当代其他环境伦理学之比较
    3.1 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3.1.1 “动物权利论”的内容
        3.1.2 “动物权利论”的缺陷
    3.2 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
        3.2.1 “生物中心主义”的内容
        3.2.2 “生物中心主义”的补充规定
    3.3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
        3.3.1 大地伦理学的内容
        3.3.2 个体主义的动物解放论与整体主义的大地伦理学的对立
第4章 对辛格“动物解放”论的异议与修正
    4.1 “动物解放”论的理论困境
        4.1.1 由“动物解放”滑向“优生主义”
        4.1.2 功利主义的理论困境
    4.2 “动物解放”论的实践问题
        4.2.1 “自然的权利”诉讼
        4.2.2 “动物解放”论在我国的实践
        4.2.3 讨论“动物解放”论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专题讨论)[J]. 杨通进,韩立新,肖巍.  河北学刊. 2005(01)
[2]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兼论生态伦理的制度维度[J]. 王雨辰.  哲学研究. 2004(02)
[3]儒家生态思想初探[J]. 乐爱国.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12)
[4]环境伦理如何避免“环境法西斯主义”[J]. 卢风.  求索. 2003(05)
[5]生态伦理学三题[J]. 万俊人.  求索. 2003(05)
[6]论辛格理论的优生主义危险——从“辛格事件”所想到的[J]. 韩立新.  求索. 2003(05)
[7]“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对当代环境伦理的影响[J]. 王韬洋.  求索. 2003(05)
[8]生态领域中的价值观念冲突[J]. 安云凤.  哲学动态. 2003(10)
[9]自然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 曲士英.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09)
[10]生存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危机——兼评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 曾小五.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08)



本文编号:350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