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时代逻辑、生成逻辑、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1-11-21 10:34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道德治理,并在不同时机、场合深刻阐述了道德治理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回答了新时代"为何德、何为德、如何德"等问题,呈现清晰的时代逻辑、生成逻辑和实践逻辑。解决全球发展困局、破除民族复兴阻碍、坚守中华文化本根,构成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时代逻辑;充分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思想及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回应新时代的道德困境,形成意涵丰富的道德观内容体系,构成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生成逻辑;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统一,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维度为道德观实践作出顶层设计安排,构成立体的实践逻辑。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0(05)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时代逻辑
    (一)应对不均衡发展困局: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二)破除民族复兴阻碍:习近平新时代价值观形成的国内背景
        第一,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意。
        第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严峻性制约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三)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生成逻辑
    (一)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生成基础
    (二)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生成理路
        1.萌芽阶段
        2.发展阶段
        3.成熟阶段
        4.深化阶段
    (三)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内容体系
        1.明德修身:个人修德的三个层级
        2.重德齐家:社会公德的实施起点
        3.从政以德:党员干部执政的政治前提
        4.以德立世:国际交往的世界情怀
三、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实践逻辑
    (一)宏观维度:道德实践的哲学方法论
        第一,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第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经世致用原则,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中观维度:道德实践的关键场域
        第一,家庭和学校作为道德实践的主要场域,要肩负好道德教化之责。
        第二,文艺作品及互联网作为道德传播的主渠道,要发挥德润民心的功能。
        第三,舆论宣传及监管部门作为道德传播的主体场所,要起到引领道德建设作用。
    (三)微观维度:道德实践的重点主体
        第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
        第二,青年学生主动引领。
        第三,普通群众积极维护。
结 语



本文编号:3509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9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a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