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我国环境建设的道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09:37
  当今社会,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究其根源,是部分人追求利益至上和缺乏保护环境意识导致的,尤其是我国环境建设进程中的道德问题也日显突出,需要我们认真考量并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将环境保护切实落到实处,使人们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建设在方法手段、治理对策、技术形式等方面不断进步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丰厚的硕果。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有必要对环境建设背后的道德问题及其原因予以重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动力,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是围绕我国环境建设的道德问题这个主题加以论述的,通过比较分析现有的道德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方法,以推进我国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和文明程度。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建设道德的一般概述,主要从环境建设道德的内涵和作用两方面对我国环境建设进行阐述,强调道德对于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围绕我国环境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原因展开研究,在引用了相关...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环境建设的道德问题研究


图1.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从图1.1可以得出:从2012年开始,二氧化氮变化不是很明显,变化趋势??

消费观,国内生产总值,价值观,碰撞过程


??化氮的年均浓度(ug/m3),如图1.?1所示:??-fr-?-t-?zMUM??45??41??40-????_39???38??^****" ̄???lT???'?'"??35-?參?34?—?#t35??30-?^\29??25?25??25-????20?I?I?I?1?1??2012?2013?2014?2015?2016??图1.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从图1.1可以得出:从2012年开始,二氧化氮变化不是很明显,变化趋势??相对稳定,只有局部的平缓下降变化;相比于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则有着较明显??幅度的下降,变化趋势较清晰,可以表明二氧化硫可能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而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从2012年至2016年,这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如图1.2所示:??SO]??-?-GDP??75-?74^??7〇_?67^^??65-?63^6^^??60?_?56?9/^??-??50?I?I?1?1?1??2012?201B?2014?2015?201#崳?图1.2:国内生产总值??另一方面,在消费观与价值观的相互碰撞过程中,出现了消费观的扭曲。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各种物质欲望日益膨胀,导致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享发展理念的伦理意蕴[J]. 彭怀祖.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8)
[2]“正人心”: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真义与实践正题——本真伦理视阈下民众优良心灵秩序的养成[J]. 袁祖社.  道德与文明. 2016(03)
[3]环境制度的伦理困境与环境伦理的制度困境——兼论新《环境保护法》[J]. 曾建平,邹平林.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4]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正义的困境及其出路[J]. 何建华.  伦理学研究. 2013(05)
[5]低碳生活的伦理解读[J]. 冯霞,李桂梅.  伦理学研究. 2013(01)
[6]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十大热点问题[J]. 李培超.  伦理学研究. 2011(06)
[7]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应有视域[J]. 李培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4)
[8]试论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J]. 刘亚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J]. 曹孟勤.  道德与文明. 2009(06)
[10]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生态主义探源[J]. 邓晓芒.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1)



本文编号:3509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9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