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人生观”—罗家伦人生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14:06
罗家伦(1897-1969)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所处的时代乃是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与转型的激烈剧变时期,在对传统人生观深切反省的基础之上,他试图建构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人生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即萌生“新人生观”的观念。1923年爆发的主要涉及人生观问题的“科玄论战”让他进一步思考科学与玄学对于人生观的影响。待到《新人生观》的出版,他对人生的看法更加成熟和系统,也标志着罗家伦人生哲学思想的形成。罗家伦在构建“新人生观”体系时,先以探析人生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反思和对西方价值的合理接纳,凝练出新的人生观,即动的、创造的和大我的人生观,并由此引申出三种相应的生活方式,即力的生活、意志的生活和强者的生活。在“新人生观”的落实上,他又突出强调了以塑造“强者”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提出以“道德的勇气”、“知识的责任”、“文化的修养”、“运动家的风度”以及“荣誉的生存”,最终求得自我的实现、创造与不朽和对“大我”的追求。罗家伦的“新人生观”形成于抗战救国的特殊年代,旨在激励年青人积极进取、追求进步,投身到抗战救国的洪流之中。此外,“新人生观”思想...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新意
2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罗家伦“新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2.2 罗家伦“新人生观”发展的轨迹
3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1 “新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3.2 “形上之道”:三种人生观
3.3 “由道而术”:三种生活方式
3.4 “从知到行”:强者的塑造
4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主要特征
4.1 以青年为本位
4.2 以理性为“剃刀”
4.3 藉人格以救国
5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历史地位
5.2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时代价值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509651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新意
2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罗家伦“新人生观”形成的原因
2.2 罗家伦“新人生观”发展的轨迹
3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3.1 “新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3.2 “形上之道”:三种人生观
3.3 “由道而术”:三种生活方式
3.4 “从知到行”:强者的塑造
4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主要特征
4.1 以青年为本位
4.2 以理性为“剃刀”
4.3 藉人格以救国
5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5.1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历史地位
5.2 罗家伦“新人生观”的时代价值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509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0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