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济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11-22 02:1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进行的如火如茶,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其正常运行的外在保障,同时必须有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作为内在基础。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性”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正在被逐渐的蚕食,这就使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许多不和谐的经济现象。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塑造和建立良好的经济关系,形成稳健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在合情、合理的环境中快速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对帮助我们重新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思路。儒家经济伦理是儒家伦理精神与商品法则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商品交换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对商品交换活动中人的基本行为的要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儒家经济伦理对当代的现实意义着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详尽的分析,并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伦理问题,深刻的阐述了儒家经济伦理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多方面意义。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儒家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经济伦理的内涵
(二)儒家经济伦理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经济伦理的论述
(二)毛泽东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四)江泽民、胡锦涛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儒家经济伦理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经济背景
(三)文化背景
二、儒家经济伦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初步形成时期
(二)发展成长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转型时期
(五)新发展时期
第三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一、儒家经济伦理的内容
(一)性善仁义的道德观
(二)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三)诚信守诺的经营观
(四)强国富民的目的观
(五)均衡无贫的贫富观
二、儒家经济伦理特征
(一)层次性
(二)自觉性
(三)变异性
第四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现代价值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仁爱善良观念淡漠化
(二)道德与利益观念失衡
(三)诚实守信观念呈现危机
二、儒家经济伦理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促进科技教育的进步
(二)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商业行为,促进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三)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达到共同富裕
(四)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
(五)儒家经济伦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效率、权利和公正之间——再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J]. 陈泽环.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1)
[2]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J]. 段江波,张厉冰. 伦理学研究. 2003(04)
[3]中国古代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历程与特征探析[J]. 刘喜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1(02)
[4]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J]. 张鸫,孙凤仪.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4)
[5]贵和思想的现代价值[J]. 蔡伯元. 社会科学. 1994(07)
[6]经济伦理思想初探[J]. 东方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6)
本文编号:3510734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儒家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经济伦理的内涵
(二)儒家经济伦理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经济伦理的论述
(二)毛泽东的经济伦理思想
(三)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四)江泽民、胡锦涛的经济伦理思想
第二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儒家经济伦理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经济背景
(三)文化背景
二、儒家经济伦理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一)初步形成时期
(二)发展成长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转型时期
(五)新发展时期
第三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一、儒家经济伦理的内容
(一)性善仁义的道德观
(二)义利统一的价值观
(三)诚信守诺的经营观
(四)强国富民的目的观
(五)均衡无贫的贫富观
二、儒家经济伦理特征
(一)层次性
(二)自觉性
(三)变异性
第四章 儒家经济伦理的现代价值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伦理问题
(一)仁爱善良观念淡漠化
(二)道德与利益观念失衡
(三)诚实守信观念呈现危机
二、儒家经济伦理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促进科技教育的进步
(二)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商业行为,促进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三)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达到共同富裕
(四)儒家经济伦理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
(五)儒家经济伦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效率、权利和公正之间——再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J]. 陈泽环. 浙江社会科学. 2004(01)
[2]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J]. 段江波,张厉冰. 伦理学研究. 2003(04)
[3]中国古代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历程与特征探析[J]. 刘喜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1(02)
[4]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J]. 张鸫,孙凤仪.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4)
[5]贵和思想的现代价值[J]. 蔡伯元. 社会科学. 1994(07)
[6]经济伦理思想初探[J]. 东方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6)
本文编号:3510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1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