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5:14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型时期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这些地区最大的实情正是经济落后和生态脆弱。尤其在经济转型的冲击下,这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下、历史欠账繁多,使其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凸显。从狭义上说,环境伦理也是环境保护问题的一种,但从深远来看,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伦理问题直接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差异化的加剧。再加上欠发达地区迫切要求发展的心理,借着肆意的产业技术承接、盲目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无规划的新城镇建设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一些与环境伦理道德底线背道而驰的、不合法的手段,激化了整个社会不和谐因素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生态建设中的伦理问题,是摆在每一个欠发达地区政府面前最紧迫的工作问题。环境伦理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国在环境伦理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期的发展问题上,对经济转型这一特定时期的研究不多。论文立足经济装箱这一特定时期,立足欠发达地区这一特定地点,使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具时代现实意义。同时,借此研究以期提高人们对环境伦理失范问题的重视,从而为构建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全文在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围绕环境伦理的主题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主线流程探析,从经济转型对环境的冲击现状入手,对目前欠发达地区面临的环境危机进行了论述,并就其根源进行了反思,从而引出环境伦理思想。然后试图在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伦理建设需要遵循的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和尊重自然等基本要求的指导下,从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伦理失范案例切入,着力揭示其产业技术承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新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伦理问题,运用环境伦理思想,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找到可以消除威胁、弥补劣势的环境伦理思路和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经济转型 欠发达地区 环境伦理 环境公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选题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一)有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10-11
- (二)有关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研究11-13
- 三、研究方法13
- (一)文献研究法13
- (二)案例分析法13
-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4
- 五、论文的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经济转型与环境伦理15-25
- 一、经济转型与环境伦理的关系15-16
- (一)经济转型需要环境伦理的约束15
- (二)环境伦理作用的发挥需要经济转型的支撑15-16
- 二、经济转型对环境带来的冲击16-20
- (一)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对环境的冲击16-17
- (二)经济的工业化转型对环境的冲击17-18
- (三)经济的社会化转型对环境的冲击18
- (四)经济的价值观转型对环境的冲击18-20
- 二、环境伦理的基本要求20-25
- (一)环境公平的伦理观20-22
- (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22-23
- (三)尊重自然的伦理观23-25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突出的环境伦理问题25-39
- 一、产业技术承接带来的环境伦理问题25-29
- (一)话语权失衡变产业承接为污染承接26-27
- (二)环境公正标准的畸变侵犯环境利益27
- (三)承诺的虚假性难以维持生态价值27-28
- (四)产业模式趋同严重浪费环境资源28-29
-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伦理问题29-33
- (一)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30-31
- (二)无序开发冲击旅游生态价值31-32
- (三)低质开发酿造生态安全危机32-33
- (四)重复开发丧失旅游资源优势33
- 三、新城镇建设中的环境伦理问题33-39
- (一)冒进式扩张浪费污染大量耕地34-35
- (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兴办小产业35-36
- (三)弱势群体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36-37
- (四)规划建设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37-39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问题的原因剖析39-46
- 一、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问题是价值取向偏颇的现实衍生39-41
- (一)观念陷入误区,无视规律39
- (二)经济生态对立,认识脱节39-40
- (三)漠视多重价值,资源缩水40-41
- 二、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问题是环境行为失范的必然结果41-43
- (一)主观约束,社会矛盾突出41
- (二)利己为主,,环境正义难求41-42
- (三)过度消费,享乐主义盛行42-43
- 三、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问题与他律机制缺失有着直接关系43-46
- (一)企业化恶性竞争导致政府角色错位43-44
- (二)制度设计不完善导致政府监管不力44
- (三)奖惩机制不健全导致公众参与薄弱44-46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46-57
- 一、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的教育引导46-48
- (一)尊重规律,确立新的环境价值观46-47
- (二)纠正观念,开拓新的环境人生观47-48
- (三)明确责任,培育新的环境道德观48
- 二、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的制度建设48-51
- (一)变空洞的“应当”为可操作的“制度”49-50
- (二)将环境伦理纳入到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中50
- (三)强化和硬化环境伦理制度的实现机制50-51
- 三、环境伦理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时期的融入路径51-57
- (一)把“环境伦理”融入经济建设的“绿色化”活动中52
- (二)把“环境伦理”融入政治建设的决策推动中52-53
- (三)把“环境伦理”融入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中53-54
- (四)把“环境伦理”融入社会建设的民生保障中54-55
- (五)把“环境伦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诉求中55-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小平;生态伦理、代际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兼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2年03期
2 曾建平;;环境伦理制度化的困境[J];道德与文明;2006年03期
3 钟伯坚;;浅谈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4 何越;;“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生态伦理思想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蔡贤恩;陈立;;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视阈下完善闽北古村落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史开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何志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现状研究[J];环境保护;2007年09期
8 李奕,韩广,邹甜;浅议美国的环境公正[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年03期
9 邓云峰;;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J];湖湘论坛;2009年01期
10 郑洁,陈金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伦理制度化论析[J];江汉论坛;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3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型时期欠发达地区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