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忠”德的传统阐释与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1-12-19 16:22
  "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德目。"忠"的对象从人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向上的层面、平等的层面和向内的层面;从事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对国家的忠、对职事的忠和对言行的忠。在"忠"德的现代转换中,可利用传统的"忠"德培育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操;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育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 

【文章来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忠”德的传统阐释
    (一) 从人的角度:忠于君王、忠于他人、忠于自我
        1. 忠于君王
        2. 忠于他人
        3. 忠于自我
    (二) 从事的角度:忠于国家、忠于职事、忠于承诺
        1. 忠于国家
        2. 忠于职守
        3. 忠于言行
二、“忠”德的现代转换
    (一)利用传统“忠”德培育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操
    (二)利用传统“忠”德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三) 利用传统“忠”德培育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 利用传统“忠”德培育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爱国主义的本质与时代特征[J]. 平章起,马亚男.  理论与现代化. 2019(03)
[2]吕布“轻狡反覆”辨析[J]. 张寅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敬业”价值观践行的现状、困境与培育路径[J]. 张伟.  知与行. 2018(05)
[4]传统忠德及其当代价值辨析[J]. 桑东辉.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5]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比喻析论[J]. 张智.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5)
[6]综论中西文论融合之初现与儒家思想变迁[J].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7]论王夫之扶长中夏的爱国主义思想[J]. 张怀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544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44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