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死亡提醒、参照对象和社会距离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22 18:13
  本研究使用社会折扣任务,探讨在存在明显利他代价的情况下,死亡提醒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亲缘关系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结果显示:(1)相比较于控制组,死亡提醒后的利他行为程度更低;(2)参照对象的主效应显著,比起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他人,被试更不愿意牺牲家人的利益帮助他人;(3)社会距离的主效应显著,不同社会距离对象受到的帮助程度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朋友、刚认识的人、陌生人;(4)死亡提醒与社会距离、参照对象与社会距离交互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存在明显利他代价的情况下,死亡提醒抑制了个体的利他行为,且个体看重家人的利益甚于自己。 

【文章来源】:心理研究. 2019,12(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材料
        2.3.1 死亡提醒材料
        2.3.2 延迟操作
        2.3.3 社会折扣任务
    2.4 实验程序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死亡提醒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
    4.2 参照对象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
    4.3 对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利他行为程度差异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恐惧管理中死亡焦虑不同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J]. 陆可心,王旭,李虹.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2)
[2]恐惧管理理论视角下死亡凸显和权力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J]. 段锦云,王国轩,田晓明.  应用心理学. 2018(02)
[3]血浓于水:大学生的内隐亲缘合作偏好[J]. 邓永光,毕新,杨智钦,路立,吴铁钧.  心理研究. 2017(06)
[4]环境损益的社会折扣:利他人格的影响[J]. 何贵兵,杨鑫蔚,蒋多.  心理学报. 2017(10)
[5]死亡心理:外部防御还是内在成长?[J]. 韦庆旺,周雪梅,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2)
[6]人之将尽,消费国货?死亡信息的暴露增加国货选择的现象、中介和边界条件解析[J]. 柳武妹,王海忠,何浏.  心理学报. 2014(11)
[7]任务框架及利他人格对社会折扣的影响[J]. 何贵兵,蒋多.  心理学报. 2013(10)
[8]中国人的生死观念[J]. 麻天祥.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06)
[9]利己与利他的综合——从进化论的角度看[J]. 陈晓平.  学术界. 2010(01)
[10]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 邱林,郑雪,王雁飞.  应用心理学. 2008(03)

硕士论文
[1]死亡凸显对捐助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 张特.吉林大学 2017
[2]死亡提醒效应的初步验证及人情关系对死亡提醒效应的调节[D]. 刘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本文编号:3546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46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