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逆向编程:环境滑向悬崖的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17-05-31 23:01

  本文关键词:逆向编程:环境滑向悬崖的运行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悬崖形成于环境逆向编程。环境空间张力域度消失、滋养环境自身的资源严重匮乏、种群密度高度失调、生命种类多样性锐减到不能支撑环境自生,此四者以涌现方式推动环境展开逆向编程。环境逆向编程始于群落,达于宇观领域,其后回复于群落而形成与宇观环境达成逆向共生循环,其根本运作机制是群落常量与群落变量序变,其内隐机制乃群落之构成要素相向敏感依赖性的时间化放大。推动其群落要素的敏感依赖性将微小变化予以时间尺度上的无限放大的原动力,却是无限度追求物质幸福的人类私欲。因而,改变环境逆向编程、中止环境悬崖之最终希望,是人类对私欲的节制或放弃。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关键词】环境逆向编程 层累性生成 边际效应 敏感依赖性 人类私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气候伦理研究”(14BZX100)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每个人都追求自利,使得所有人的利益都受损。——阿克塞尔罗德在《“环境悬崖”概念之界定与释义》中,通过对“环境悬崖”之构成分析得出明确结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环境悬崖时代。由此突显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身处其中的环境悬崖是如何形成的?二是形成此一环境悬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粲;关于集态初值敏感依赖性及相关性质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杨忠选;拓扑动力系统中敏感依赖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杨承宇;关于非自治动力系统敏感依赖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逆向编程:环境滑向悬崖的运行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0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b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