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哲学与生命伦理的思辨
本文关键词:死亡哲学与生命伦理的思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哲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故此,死亡问题从来没有被排除在古今中外哲学研究的对象之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于生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当代生命伦理学飞速发展,渐次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系统研究又与死亡哲学不断发生交集。面对生命,实现功利与道义最大程度的统一,是未来生命科技良性发展的基石。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
【关键词】: 生死 哲学 伦理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医学人文信仰教育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SJWF132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1
【正文快照】: “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按照时间的进程,呈现出研究方向的流转。古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1]哲学是对希腊时期,最初对死亡本性的思考,产生于对死亡的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生”与“死”作为生命活诧异。虽然当时学派林立、内容纷繁,但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君;;死亡之下的新生——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新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3期
2 邱菊;;《聊斋志异》死亡叙事主题类型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4年01期
3 林博瑜;;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影响[J];北方经贸;2014年05期
4 戴威;杨明贵;;从哈姆雷特复仇之延宕看人文主义理想的陷落[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沈德康;;死亡的起源——试析藏缅语民族的分寿岁神话与不死药神话[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6 林国敬;;“利万物”与“不争”——老子政治哲学的两个向度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7 张龙;;《时时刻刻》中的死亡书写[J];安顺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8 张永超;;20年来两岸学界关于“生死问题”的不同进路及其比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曾道扬;;论《呼啸山庄》的“本真生存”[J];名作欣赏;2014年06期
10 刘琪;;试论中国古代推理思想的语境化特征——以先秦时期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素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2 崔海鹰;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芳;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黄玉兰;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4年
5 赵迎华;先秦儒家生死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中;儒道会通—刘咸p樥苎枷胙芯縖D];武汉大学;2014年
7 杨孝青;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江海全;自我·他者与上帝—亨利生命现象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9 程灿;王履“师造化”思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香书;《第二层皮》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二涛;论西方古典悲剧中的死亡之美[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倪晨;从《诗经》与《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死亡观之异同[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纪锡W,
本文编号:410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10933.html

